返回

第211章 举手之劳,不用谢(6K求月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11章 举手之劳,不用谢(6K求月票) (第2/3页)

的吩咐道:“正常经营。”

    那名健壮妇人应了一声,便领命离开。

    楼玉雪又听了片刻,见还有不少客人进来,她颇感头疼的摇摇头:

    “这雏鸟,当真多管闲事。”

    随后,她没再多想,专心翻译密函内容。

    不消片刻,纸张上呈现出三行简短内容:

    [调查雏鸟在‘火烧三镇夏粮’那晚的去向。]

    [联系婆湿娑国境内马匪头目——兰度王,商议并确定与之会面时间,本座欲亲自前往。]

    [密切关注鸾凤动向,事无巨细,统统上报。]

    楼玉雪看着纸上内容,神色微变。

    三桩任务,虽是各不相同。

    但每一件都让她有些意外。

    第一件尤其古怪——探寻雏鸟在火烧三镇夏粮那晚的所在。

    仅凭借这一句话,楼玉雪就推断出阁主和金旗官大人的用意。

    “他们这是怀疑‘雏鸟’在那晚做了什么事?”

    “怎么可能?”

    “那只‘雏鸟’一直安分守己,连萧家的门都不出来,怎可能在那晚有什么动作?”

    楼玉雪不得而知,却是清楚这件任务最为简单。

    她只需要通过鹞鹰手下——藏身萧家的铁旗官,便可确定“雏鸟”那晚的去向。

    至于剩下的两件任务,联系“兰度王”以及查探鸾凤,都有迹可循。

    前者虽是马匪,但他跟婆湿娑国王室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金旗官大人主动与他会面,应是要谋划后续之事。

    后者,鸾凤来到蜀州太过突兀,引起阁主和金旗官大人的不满也属正常。

    楼玉雪想着,默默将纸上任务记在心里,便将这张纸焚毁殆尽。

    任务内容不算复杂,却也有几个疑惑。。

    “一是对荆州刘家和‘刘五’劫掠那笔银钱,阁主与金旗官大人都没做指示。”

    “二是萧家此番侥幸逃过一劫,萧东辰身死,互市也未受到影响……后续不去破坏?”

    楼玉雪心下微动,难道是婆湿娑国的马匪,兰度王?

    倒是有可能。

    “看来‘将星’和阁主两位大人对蜀州已经有了周详的谋划。”

    “嗯……为免被萧家觉察,还是等中秋之后再行动作。”

    楼玉雪想到这里,便平复心神,收拾好房间来到楼下。

    扫视一眼,她身形蓦地一顿。

    只见空空荡荡的“云边有家馄饨铺”,此刻大堂内竟是坐满了人。

    有贵云书院的学生,有前来康宁街游逛的才子佳人,也有过路的行客。

    俱都是一边吃着馄饨,一边看着中间拿着“天下第一馄饨”字帖的马观。

    “在下走南闯北多年,馄饨吃过不少,没成想会在蜀州吃到这样风味的馄饨。”

    “不错。”

    “‘天下第一’过于牵强,但味道还成。”

    “主要是字好啊。”

    “虽说不是轻舟先生亲自题字,但是作为他的学生,马和明的书道同样是不多见的佳作。”

    “不虚此行……”

    楼玉雪听见大堂内那些乱八七糟的议论声,眼神顿时闪过一丝恼怒。

    “雏鸟,你最好不是故意的,否则我定然饶不了你!”

    ……

    陈逸自然是故意的。

    他实在看不得楼玉雪那般辛苦的赚取银子。

    所以想了个主意,让那间“云边有家馄饨铺”生意更红火些。

    只是吧。

    他估摸着楼玉雪可能不会领情。

    陈逸看着眼前飘过的[机缘+4]的字迹,颇有些恶趣味的笑了笑。

    “就当是我没获取到玄级机缘损失的补偿了。”

    随后,他先将节礼一一交给岳明先生、卓英先生等人。

    待他简单了解了“展馆”进度后,便前往学斋授课。

    经过先前几次授课,陈逸自是更加得心应手。

    按部就班的从书道入门教起。

    花费一个时辰讲解书道变化和对应的道境玄奥。

    第二个时辰,他就写了两幅字帖,让那些学生对照着,在沙盘上自由发挥。

    半天时间很快过去。

    陈逸交代马观几句,便自顾自的离开学斋,丝毫不理会那些想要观看他圆满书道的学生请求。

    展馆开放在即,他懒得多此一举。

    再加上先前跟岳明先生商议确定学斋未来要采取末位淘汰制,他与这些学生不好密切接触。

    免得他以后发刀的时候,下不去重手。

    只是当他来到岳明先生所在宅院,扫视一圈后,心情瞬间变得跟楼玉雪瞧见满堂客人一样了。

    不大的宅院里,此刻竟挤得满满当当。

    有先前见过一面的岳麓书院的韩章平、裴照野,有去过老太爷寿宴的且在蜀州儒林有些名气的举人,也有一些明显外地来的世家大族中人。

    三三两两聚集在庭院里,目光大都看着堂屋,显然是在等待岳明先生空闲。

    陈逸见状,刚要悄悄离开,就听身侧传来一道声音:

    “轻舟授课结束了?来,快来,跟我一同去找院长。”

    陈逸侧头看去,见是卓英先生,无奈做着最后的挣扎说:

    “中秋临近,下午我还得替夫人送节礼,不便在这里逗留。”

    卓英先生闻言,却是不由分说的拉着挤入人群。

    一边走,一边示意周遭等待的客人让一让。

    待走进堂屋书房时候,卓英先生才压低声音道:

    “轻舟啊,不是我勉强你,实在是这几日情况特殊。”

    “你也瞧见外面那些人了,严格说来,他们可都是来寻你的。”

    “你不体谅院长,也要为书院考虑考虑。”

    “那些人毕竟都是各州有些名气的读书人,或者有名望有身份的大族,要让他们面子上过得去。”

    陈逸心说那些人无非是想来学习他的书道,要说照顾面子,也是那些人照顾他的。

    想归想。

    他却也老实的坐在书房内。

    一边喝茶,一边跟岳明先生、卓英先生等人接待一位位客人。

    不过多数情况下,他言语很少。

    顶多附和着说上两句客套话。

    诸如“久仰久仰”,“你家公子书道基础不错,假以时日必有所成”,或者“一切都由院长做主”之类。

    总归没有让岳明先生等人难做。

    待得午时过去,客人们一一散去,陈逸方才放下茶杯,直言道:

    “天色不早,我该回了。”

    岳明先生见状,连忙摆摆手拦下他道:“不急,不急。”

    “有两桩事还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