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一十八章 各方反应!王老太太:看我纵横谋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一十八章 各方反应!王老太太:看我纵横谋划! (第2/3页)

错觉。

    蒲团上,盛明兰抚着肚子,点燃三炷香,三叩首,插进香炉。

    “都求了什么?”顾廷烨扶起妻子,好奇道。

    盛明兰一怔。

    “自是求母子平安,求祖宗保佑!”

    “万望莫要如同皇后娘娘一样,触怒主君,被废为妾。”盛明兰嫣然一笑,挑眉道。

    “皇后娘娘被废,那是活该。”顾廷烨面上一肃,断然道:“堂堂皇后,母仪天下,却是乱嚼舌根,妄图沾染边疆军政,动摇军心。”

    “德不配位,合该废之!”

    边疆杀伐,最怕的就是不通兵略的文官胡乱插手,影响布局。

    皇后高氏举荐外戚入边,意欲分散兵权,制衡监督,实则跟文官入边插手武将布局,没有太大区别。

    这样的操作,无疑是非常受武将厌恶。

    “咳!”

    咳嗽了一声,面容稍缓,顾廷烨调笑道:“小娘子要想不被废,就服侍好你官人我。兴许你官人心肠好,一生就你一人。”

    “我不信。”盛明兰摇头。

    让丈夫一辈子不变心,实在太难。

    相较而言,还是老老实实的过日子更容易一些。

    手上有点小钱,有丫鬟仆从,即便丈夫变了心,日子也一样能过下去。

    积英巷,盛府。

    “官家,竟是起了废后之心?”

    盛老太太放下茶盏,颇为惊诧。

    右都御史,堂而皇之的弹劾皇后,建议废而新立。

    此事,肯定有官家的授意。

    “官家心中积怨已久,长达百余日都不曾临幸皇后。”

    “近来,皇后更是连连犯下忌讳。”

    “官家起了废后之心,不足为奇。”

    盛纮抚须道:“朝堂之上,文武百官,都已陆续表态站队。”

    盛老太太点头。

    她就是有些意外而已。

    毕竟,皇后母仪天下,意义非凡。

    约莫几息,盛老太太想起什么,忽的道:“皇帝废后,百官站队。姑爷与王老夫人争起来,盛家也得站队啊!”

    “王老夫人与王舅父,就要抵京了吧?”

    盛纮一怔,面色渐渐凝重起来。

    岳母王老夫人,最是心疼大女儿王若与,此次入京,怕是不会善罢甘休。

    “孩儿自是与昭儿站在一起。”盛纮道。

    别看王老夫人能折腾,在地方上更是颇有脸面。

    一旦入京为官,那就狗屁不是。

    京城一块板砖砸倒十人,起码有一人是入了品的小官。

    盛老太太点头。

    站队姑爷,总不会错的。

    熙丰元年,四月末。

    文德殿。

    文武百官,有序班列。

    丹陛之上,赵策英抚膝垂手,徐徐道:

    “内外百司,尽可上言。”

    “陛下,万万不可废后!”

    仅是一刹,就有一名老年御史走出,手持笏板,目光坚毅:“嫡子为国本所系,若废皇后,则嫡子身份存疑,恐凭生祸患,祸起萧墙。”

    左副都御史,吕溱!

    正三品,御史一道的三号人物。

    赵策英向下望去,暗自皱眉。

    皇后无有根基,何来三品大员为她说话?

    “陛下,不可废后啊!”

    末尾,一名五品御史走出,沉声道:“陛下因私爱废后,恐天下谓陛下重色轻德,难称明君。”

    “臣以为,万万不可废后。”又是一名御史走出,着五品红袍。

    “臣附议!”一人附和道。

    “臣附议!”

    不断有人走出,或是御史,或是宗室,态度坚决。

    赵策英望了几眼,脸色一黑。

    御书房。

    “啪!”

    君臣相对,赵策英一拍几案,面有怒意:“皇后几次犯错,竟也有不少人为其说话。”

    “这是为何?”赵策英甚是不解。

    皇后册立仅是一年,就有足足百余日未行“朔望之礼”。

    但凡是有点脑子,就知道他心中已是非常厌烦皇后。

    废后之议,肯定是有他的暗中授意。

    然而,竟然还是有不少人反着干,持反对态度。

    须知,皇后可是毫无政治根基,几位外戚甚至都没资格上朝参政。

    这种情况下,还跟皇帝对着干,要必要吗?

    江昭沉吟着,平静道:“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

    “有利?”赵策英疑惑道。

    “有。”

    江昭点头:“一,铮言上奏,可博名。”

    “此举,就连范文正公,亦曾施行。”

    御史、谏官,主要职责就是“侍从规谏,补阙拾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