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君王问策! (第3/3页)
握千万人的生计。
要是放到汉末时期,那就是妥妥的诸侯王。
执政一方,封疆大吏近乎拥有绝对的权力。
要是治理的太糟糕,官逼民反,说不定就会动荡国本。
也因此,任何一位封疆大吏,都值得皇帝郑重。
所谓的京官高一级,对于封疆大吏而言,不存在这种情况。
江昭并非封疆大吏,但行的是封疆大吏的权势、职责。
一些该问的,还是得问一问。
江昭沉吟,答道:“以兵戈守疆土,行政安人和之道,蕃汉相融,稳固疆土。”
自古以来,新开疆拓土的疆域,都非常不稳定。
一不小心,就可能让人抢了回去。
熙河七州,也是一样。
导致不稳定的因素,主要是涉及吐蕃百姓、西夏百姓的归属感问题。
熙河七州,吐蕃与西夏撤军,但却还有不少普通百姓常居。
相比起将士,百姓一生也未必走出小镇。
边军开疆拓土,怎么着也不可能真的出手大规模屠杀无辜百姓。
蛮夷之地,作风与汉人大不相同。
对于这些百姓而言,汉人执政根本没有任何归属感。
一旦吐蕃、西夏边军卷土重来,那些无辜百姓就可能成为间谍、带路党。
文化不认同,哪怕占据了一百年,也没什么作用。
一旦部落起势,天然得到认同,成功一次,就能夺回疆域。
这是必须重视的问题。
要让疆土彻底稳固,唯有蕃汉、夏汉文化融合,建立书院,鼓励部落高层子嗣入学,实行同化政策。
“或可实行屯田政策,鼓励蕃汉通婚,茶马互市,经济融合。”
屯田政策,可让军队实现一定程度的资源自我补给。
否则,没有任何一个国度,可承受长时间的征战消耗。
几十万军队,天天吃的粮草,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要想实现粮草自由,唯有屯田。
蕃汉通婚,则是最经典,也是最管用的汉化解法。
相比起游牧文明,农耕文明要高端太多。
一旦结成夫妻,日常生活,加上儒家学说的影响。
不出三五年,就可见成效。
持续二十年以上,更替了一代人,疆域就可彻底稳固。
赵祯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些做法,起码大方向上没有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