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君王问策! (第2/3页)
不小的连锁反应。
特别是茶马互市,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内乱一事,致使吐蕃商人不敢胡乱走动,生怕遭了池鱼之殃。
此外,还涉及了亲周派系与亲夏派系的争斗。
嘶~!
江昭心头一沉。
奏疏并不长,但该交代的东西基本上都已经交代清楚。
唃厮啰可是吐蕃近乎公认的“赞普”,无论是资历,亦或是部落实力,都是吐蕃一等一的存在。
本来,吐蕃就内乱分裂。
唃厮啰一死,吐蕃部落无首,可就彻底无人镇压。
单是董毡,几个孙子一辈的人物,几个养子,就有近十方部落。
此外,还有一些本来就有的部落。
粗略一算,怕是能有二三十处部落。
群龙无首,一些没什么政治谋略的傻子,说不得还真就有可能尝试东进。
“熙河一路,拓土七州,疆域轮廓拉得非常之长。”
赵祯负手而立,沉吟道:“边军二十万,须得防守陕西路、熙河路。特别是熙河路疆域不稳,无人常驻,以英国公一己之力,实在是分身乏术。”
“臣不日就出发,赶往边疆。”江昭连忙答道。
熙河一路,近乎凿穿了西夏与吐蕃,也因此而疆域特别长。
英国公执掌军伍,既得通过陕西路正面防守西夏,也得注意熙河路。
一旦吐蕃部落真的东进,战线太长,信息传达需要时间,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遥控”指挥战场。
遥控指挥,要是成了还好,说不得让人称颂一句名将。
可要是不成,那就妥妥的钉死在耻辱柱上。
疆域到手没多久,万一真的丢了,可就是千古罪人。
如此,也就怪不得英国公心中发慌。
(如图:疆域是真的长,基本上就是夹在中间,鞭长莫及)
赵祯缓缓点头。
他特意召见江昭,为的就是此事。
“治政熙河,江卿何解?”赵祯平和问道。
边疆一事,说紧急也紧急,说不紧急也还好。
以江昭的本事,既然能开疆拓土,就能镇守疆域。
吐蕃内乱,但凡不出意外,就掀不起什么大风大浪。
相较而言,赵祯更想知道江昭的治政策略。
当然,这也是历任封疆大吏外放时的流程。
君臣商谈,治世之道。
一方封疆大吏,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