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机械化·农庄模式 (第3/3页)
这种情况下,如果进行这种模式的村子被毁,会让整个百地群山都陷入缺粮的绝境。”
语气稍微停顿了一下,李伯阳又继续接着说道。
“除此之外,这种耕作方式虽然能够让村子收获大量的粮食。”
“可站在整个百地群山的角度来看,却是以整体粮食总量的下降换来的。”
“只有精耕细作才能够真正提高粮食的亩产,才能够维系人类、精怪和神明之间的微妙平衡。”
“如今的山民人口虽然大幅度增长,却还远远没有达到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增产粮食的地步。”
遥望着远方的飞天寨,李伯阳笃然的说道。
“这种机械化的农庄模式并不适合百地群山。”
“它只有在地广人稀、人类一家独大,并且不惧天灾和神明威胁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大规模推广开来。”
“你说对吗?巫真!”
话音未落,一个熟悉的身影悄然出现在了李伯阳和兮萝的视野中。
“你说的对,就算是在常羊山,这样的耕作模式也是在最近几百年才真正推行开来的。”
依旧保持着自己一贯的高冷,巫真盯着李伯阳说道。
“毕竟在大夏,很少有大巫会像你一样去研究高产的良种。”
“缺少高产的良种,这种耕种模式只是在浪费土地肥力,根本做不到养活一个方国的人口。”
“偏偏大夏最缺的就是良种,就算是那些研究出高产良种的方国,也绝对不可能将它们无偿公开。”
大夏只是一个松散的方国联盟,是以巫王的绝对威信和力量建立起来的国度。
所以有很多李伯阳做起来理所当然的事情,在大夏却是另一个局面。
“这很符合自然规律。”
笑着点了点头,李伯阳不置可否的说道。
“在一个崇尚力量的国度,绝对的武力才是奠定一切的基石。”
“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力量,哪怕有着巫王的制衡,那些研究高产良种的方国也绝对会被其它方国劫掠。”
“这种情况反过来,也加剧了那些方国对武力的追求,而非对高产良种的研究。”
“如此循环往复下去,还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良种的人,或许就只有那些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了。”
月票/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