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机械化·农庄模式 (第2/3页)
远远比不上百地群山如今正在推行的精耕细作模式。
可架不住飞天寨的人口和土地比例实在太过夸张。
哪怕就是最原始的刀耕火种,人均的粮食总量也远远超出了百地群山的平均水平。
更遑论,这种机械化的工作模式可比刀耕火种高效多了。
“的确很天才!”
“如果配合上青铜兽的话,甚至能够完全解放大部分的生产人口。”
连兮萝都能够看出来的东西,李伯阳自然不可能看不明白。
恰恰相反,来自于二十一世纪的李伯阳比任何人都清楚这种耕作模式的优势。
只需要简单的改变一下制度,这就是机械化的农场耕作模式的雏形。
当然了,有优势就有缺点。
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的农场模式,能够以最小的人数管理最多的土地。
可作为代价,这会导致产品单一、疫病频发、土壤退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在神明能够化身天灾的这个时代……
在百地群山如今这种复杂的环境下……
一旦农场的运行出现了问题,之前压制的所有风险都会集中爆发的。
相较而言,更加稳定的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才应该是百地群山的主流耕种方式。
“这不正好和你推行的‘一村一产业’模式可以对得上啊!”
并不清楚农场模式的缺点,兮萝反而认为飞天寨的这种模式很好的契合了李伯阳的愿景。
挑选出专门的村庄进行农场模式,然后专门负责为百地群山的其它村子提供粮食。
这些进行了农场模式的村庄则通过出售粮食的方式,去换取其它村庄的产品,这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循环。
最起码在兮萝看来,这样的循环很完美。
“不,这种模式太超前了。”
“居安思危,防范于未然,才是现在百地群山该做的。”
然而面对兮萝的感慨,李伯阳却习惯性的解释了起来。
“我推行的‘一村一产业’,是建立在每个村子都能够自给自足的基础上的。”
“这个时代拥有着太多山民们无法抵御的灾害……”
“无论是神明还是天灾,祂们造成的灾祸都是毁灭性的。”
“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