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零六章:开源之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零六章:开源之世 (第3/3页)

详尽,等周奕确认过后,便可以展开行动。

    宴会,一直进行到戌时深。

    周奕离开柴桑殿时,石青璇在没人的地方,一路抱着他的胳膊笑个不停。

    首次见到周奕露出一脸无奈的表情。

    她眉梢带着笑意,话音活泼:“这可是往后的日常,陛下才第一次就感觉厌烦,以后怎么当个明君?”

    “我不是厌烦,只是感觉不自在。”

    “有什么不自在的,君臣礼仪素来如此。”

    石青璇带着几分认真之色:

    “那位虚军师考虑得很周到,该让你早些适应。毕竟,这仅是一次宴会朝拜,未来你还有登基大典与诸多大型朝会,总不能叫人瞧出天子没有仪度。”

    她话语中多有劝慰之意,周奕虽听到心里去了,却有些奇怪。

    “青璇,看来你挺支持我做皇帝的。”

    “其实也不是。”

    “哦?”

    “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我并非支持这件事,仅是尊重你的决定。”

    她眸光流转:

    “在我的印象中,你除了风流多情之外,没有缺点,像是什么事情都能做好。如果成为帝王,青璇相信你也不会比别人差。也许能缔造伟业,受民爱戴,名传千古。”

    话罢,她带着浅笑眨了眨眼,俏皮道:“是吧,陛下。”

    周奕听完,发出一声长叹。

    石青璇好奇了:“怎又叹气了?”

    周奕一脸怅然:

    “青璇总能把话说到我心里去,像是几近枯死的禾苗,恰逢一场甘霖。我在想,未来我会遇上很多类似这样的时刻,那时青璇却离我好远,多么让人伤感。”

    “要不,你就留在我身边,别走了。”

    石青璇听到一半已笑了起来,晓得他又是装的。

    她美目含笑,凑上来在他脸上亲了一下,神态天真地柔声说道:“陛下来巴蜀寻我就好啦。”

    话罢,又继续抱着他的胳膊,与他说那些在巴蜀的事。

    比如,她又回到青竹小筑,还说里面有他喜欢的酒。

    浔阳宫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要找个住的地方不难。

    不过,林士弘的后宫之地乱得很。

    周奕嫌弃,不打算在里边住。

    年关守夜,两人便待在望江楼这浔阳宫最高的地方。

    “这座宫殿,你打算怎么处理?”

    “改一下。”

    “改?”

    石青璇还以为他要大兴土木。

    周奕稍作解释:“我没可能回来住,放着不管又是浪费。”

    “那怎么改?”

    “嗯将这浔阳宫,改成柴桑学宫,以后就作为九江的地方官学。”

    周奕说完,又把自己的想法解释一遍,石青璇才彻底明白。

    她顺着周奕的思路认真思考了一番。

    “你为何会有这些想法?”

    “老杨不是疏通邗沟吗,只是他的手段太过残忍。我也给普通人疏通一条路,这算不算开源?”

    “算。”

    石青璇眼神明亮:“不过,或许会有些一些阻碍,比如”

    她说到一半,想说那些世家大族不会同意,但又把话收住了:“是啊,谁敢反对你,怕是又要与人算账了。”

    这一刻,石青璇从面前这讨人喜欢的青年身上,看到了一丝丝明君的样子。

    “盛世到来的机会增加了这么多,”她用手比划了一小点,“你还要努力。”

    周奕嗯了一声,笑着伸手。

    石青璇拉着他的手,坐到他怀里。

    又仰头看着他的脸,好奇问:“你想开创盛世,有没有想过那具体是什么样子的?”

    本想周奕说给她听的。

    没想到,周奕言简意赅,朝天上一指:“星辰大海。”

    “人间帝王不过瘾,你还要做九天大帝是吧。”

    “哪有,不过,我现在有个人间帝王的小小梦想。”

    “是什么?”

    “就是你说的,醉卧美人膝。”

    “不要,”石青璇趴在他怀中,“我记得你在枫林宫中信誓旦旦说过,当皇帝不是为了这些。”

    “你记错了。”

    “没有记错,天子不可言而无信。”石青璇抿着唇,窝在他怀中的俏脸上其实都是笑容。

    周奕没话好说了,于是就这样抱着她。

    让周奕没想到的是,怀中少女先是不说话,跟着竟以极快的速度睡着。

    更让他没想到的是,近两个时辰,上半夜过去。

    石青璇从熟睡中醒来。

    她仅是揉了揉睡眼,就从周奕怀中起身。

    接着,她半倚着望江楼的美人靠,在朦胧夜色中,给了周奕同样的待遇。

    二人等于换了个姿势。

    石青璇一抹绯红自雪肤下透出,宛如初绽桃花,偏生那对眸子沉静似古井深潭,只是,那深潭很快就沉静不下去了,不断泛着涟漪。

    周奕透过黑暗,却能看清她的动人神态:“青璇,我以为你会睡到天明。”

    “怎会。”

    她轻声道:“说好的守岁,你帮我守至夜深,我帮你守到天明,花心公子,希望我们岁岁有今朝。”

    说到这,她又转作笑声,“怎样,人间帝王的愿望是否也实现了。”

    “实现了,就是.”

    “就是什么?”

    周奕闻见一阵少女幽香,“青璇,还可不可以多许一点愿望。”

    “不可以。”

    她方才说完,又轻呼一声:“喂,你别乱蹭.”

    ……

    开源元年。

    大年初一的九江城,晨雾裹挟着湿润水汽,在一些残垣断壁的缝隙间游移,又被巷口骤然升腾的炊烟与蒸糕的甜香冲散。

    很难想象,昨日这里还是数十万人交战的战场。

    爆竹声零落,仿佛昨日大战犹在耳际回响,却又被市井的喧嚷奋力推开。

    街巷活泛了起来,人语鼎沸,竟显出几分拥挤热闹。

    对吴楚梁三国来说,那是灭亡。

    对于三地的平民百姓来说,这是新生。

    城东街角处,张须陀昨日领军攻入的地方。

    陈老三的醪糟、汤饼摊子早已支开。

    小泥炉烧得正旺,粗陶锅里稠白的米粒汤饼在滚沸的乳白汤水中浮沉,甜暖的气息便随着“咕嘟”声,丝丝缕缕弥漫开来。

    他的旁边,还有一家茶铺。

    是一位家在洞庭湖的范老兄开的,店中伙计与范老兄是老表关系,一张嘴巴颇会说话,故而生意极好。

    天光大亮,陈老三就看到隔壁茶铺来了好些江湖人。

    哪怕他很忙,也不禁竖起耳朵听隔壁说话。

    这些江湖人非是九江本地人。

    他们的口音甚杂,能听出来的就有许多地方,打潇湘来的,打庐州来的,还有巴蜀的莽汉,开口就是“格老子的”,脾气火爆得很。

    这些人,都是来打探消息的。

    他们来的不巧,把昨个最精彩的一幕给错过了。

    “店家,快快上汤!”

    “好咧!”

    陈老三这边客人催促,他赶忙应和,隔壁茶铺那个头高高的巴蜀莽汉正与范老表交谈。

    听了范家老表说清九江的情况后,他操着一口巴蜀话吐槽道:

    “欸!老子被自家婆娘耽搁了几日,错了白帝城的船,否则昨日就能到九江。”

    他手心打手背,一脸惋惜:“我听说天师斩杀林士弘却没瞧见,可惜得很啦。”

    那茶铺伙计没说话,一名九江本地人调侃道:“婆娘误事,不像我们九江人,不怕婆娘。”

    “你懂撒子。”

    那巴蜀莽汉一脸不服:

    “我婆娘是合一派的通天神姥的门人,神姥受过天师点拨,自称弟子,更精灵媒之能。现在谁不知天师的武功天下第一。我这婆娘来历这样大,换作是你,你敢招惹吗?”

    周围人不仅不怕,反而大笑。

    “惧内便是惧内,与身份无关。”

    巴蜀那人面带窘迫,错开话题:“听说这边的战事打完了,可是真的?”

    “当然!”

    有人兴奋喊道:“天师已定南方,用不了多久就能平定天下!”

    茶铺中说的热闹,陈老三不由自主跟着兴奋起来。

    街道上的人越来越多,也有兵马穿行。

    但是,除了热闹之外,一切井然有序。

    平民百姓能感到安稳,那是因为早听闻过江北的消息。

    清流、六合、庐州一带,早无匪患作乱,更没有林士弘这样自称伪帝的大贼。

    现在,终于轮到九江了。

    大家期待不高,仅是想过安稳日子而已。

    陈老三正拿木勺捞汤饼,忽有一名远道而来鼻梁很高的汉子操着不太熟练的中原口音问道:

    “店家,现在是哪一年?”

    突然被这样问,陈老三懵了,好在他距离城头较近,又听说过榜文,回过神来,对这汉子道:“朋友,今是开源元年.”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