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零六章:开源之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零六章:开源之世 (第2/3页)

寻自己的儿女,所以南方事了,即刻动身去长安。

    第二桩事,便是近来的江湖传闻。

    传闻中不仅有杨公宝库、邪帝舍利的消息,还说到破碎虚空的秘密。

    这个地方,自然是长安。

    周奕作为知情人,猜想是大尊那帮人在搞鬼,于是提醒一番。

    宋缺告谢,再对两位弟弟几声嘱咐后,便朝北方而去

    ……

    九江城正在经历一个极为特殊年关,战斗厮杀,满是血腥味,但一样热闹。

    街道上的喊杀声逐渐变成议论声。

    于是,那些躲藏起来的城中居民在确定安全后,也打开门户。

    稍一打听,晓得城内换了主人。

    得知林士弘被斩杀,普通民众喜上眉梢。

    当年铁骑会在九江、豫章等地奸淫掳掠,无恶不作,他们虽被灭掉,可林士弘手下类似的势力不在少数。

    他一死,让不少与他有仇的人大声叫好。

    这个年关,哪怕是见到许多死人,也觉得是喜庆的。

    于是,城中居民,又开始置备那些过年该有的习俗。

    此地兵卒虽多,但受到极强的约束,没有哪个有胆子去骚扰百姓。

    桃符悬挂,爆竹声音接连响起。

    肃杀萧飒的九江城,正以极快的速度恢复烟火生机。

    在这个瑞雪纷飞的日子,身处乱世的普通人,战火停歇、过上安宁日子,这便是他们最朴素的愿望。

    浔阳宫前,陆续有军阵走过。

    城内有大批降兵降将,其中不乏为非作歹之徒。

    所以,在分散降兵之前,还要筛选一番。

    那些罪大恶极,最招民愤的,查证属实后,一律斩首。

    如今南方已定,这些事也有时间做得更细致。

    虚行之将各般俗务整理过后,进入浔阳宫中汇报。

    那栋望江楼上,周奕看过一遍,只是稍微提出几条意见,其余就按照虚行之的方法办了。

    虚行之将周奕所说认真记下后,又拱手道:

    “新年伊始,主公可想好作何年号?”

    年号?

    周奕自觉失职,还真没想过。

    当下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贞观、开元。

    二凤都快修仙去了,这些年号,恐怕只有慈航静斋和净念禅院有关的人知晓。

    不过,大唐之初确实是盛世,开出一片全新气象。

    周奕心中闪过一阵亲切感,对于建什么国,什么样的年号,他倒不在乎颠覆这些称谓。

    大唐、贞观.这些都很好。

    只是转念一想.

    倘若什么都不变,岂不是让武林圣地的人以为他们又对了?

    想到国祚更替,又想到江湖变迁。

    他看向虚行之,悠然有声:“水源枯竭则河流干涸,源头通畅则万物丰饶。天下战乱,民生多艰,我欲开盛世,通达治国之活水。今改元‘开源’,你看如何?”

    虚行之道:“极好。”

    坐在周奕旁边的石青璇好奇问:“好在何处。”

    虚行之反应很快,立刻回应:

    “荀子曰:百姓时和、事业得叙者,货之源也,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

    “开粮源,可足仓廪。开贤路,可清吏源。正本清源,可复兴礼乐教化.”

    虚行之对答如流,说得大有道理。

    “就这样定下吧。”

    周奕确定下来,虚行之又问起国号。

    周奕此前想过,他是从雍丘来的,这地方为古杞国的都城,又有夏、商、周文化沉积。

    叫“周”的话,倒是与他的姓氏相符。

    可他本人对周朝没什么好印象。

    到南阳,亦可称汉。

    周奕想了想,最终沉吟一声,对虚行之交代,还是定国号为唐。

    一来,大唐让他有种熟悉感。

    再者,李渊现在没条件称帝,也因避开锋芒,不敢称帝。

    在这个充斥个人伟力的世界,周奕有自信开创一个不太一样的盛世大唐。

    虚行之见他陷入沉思,告退离去。

    石青璇在他走后,问道:“这是你早就想好的,还是临时起意?”

    “临时起意的。”

    她笑了起来:“看来你真没把称帝放心上,不知该说你心大,还是说你坦诚。”

    “我说过的话不是真的,难道还是哄你的?”

    周奕小小抱怨,又道:“皇帝当到最后都想修仙,我反其道而行,故而心态不同。我没当过皇帝,想尝试一番,顺便做一点有意义的事。”

    石青璇坐到他身边,给他倒茶。

    对于周奕所言,她自然是欣赏的,不多时,又为他吹奏一曲好听的箫曲。

    周奕站在浔阳宫望江楼上,朝着城中一片忙碌景象望去。

    接着,又坐下来看林士弘留在宫中的紫血大法。

    此功上限极高,却是残缺的。

    林士弘能超越其师辟守玄,本身天赋出众,残缺的紫血大法,也叫他练成了。

    灭情道、真传道、圣极宗、阴癸派、花间派等众多武学,他都大有了解。

    如今又得到紫血大法。

    再努努力,不止有机会收集两派六道所有法门,将天魔策重新收录都大有可能。

    到时候送给小妖女,也算完成她一桩心愿。

    周奕将紫血大法看过几遍便收了起来。

    此功于他而言,已没必要去练,省得变成和林士弘一样的紫薯怪人。

    九江城内的琐事,不是一天就能处理完的。

    下午,浔阳宫中的厨子们便忙碌起来。

    林士弘这座宫殿是新建的,大战也没波及到宫中,论宏伟奢华,自比不上广神手笔。不过物件崭新,用来待客的柴桑殿分外宽敞。

    暂时借浔阳宫应事,还是够用的。

    夜幕降临时,宫中点上灯火。

    雪下得小了,不过琉璃瓦上盖着一层雪褥,反射灯火光芒,让宫中更显明亮。

    从膳房至柴桑殿,不断有人进出。

    两排守卫在御道上站得笔挺,他们太阳穴高鼓,无不是军中高手。

    阵势摆开,竟叫浔阳宫比往日更有威势。

    宫殿不重要,要看它的主人是谁。

    酉时许,虚行之站在浔阳宫之外,他身旁还有不少人。

    李靖、徐世绩、张须陀,尤宏达等人都在。

    程咬金看了看旁边的秦叔宝,二人平常很喜欢说笑,这时感应着周围气氛,默不作声。

    再朝宫中一看,不由自主地打起精神。

    罗士信性情憨厚,但他也不傻。

    此刻在两位朋友身边,只与他们眼神交流。

    在场众将,不管是来自哪一军阵,哪怕是与宋智、宋鲁一道来的岭南将帅,都沉浸在这特殊的氛围中。

    九州虽有未平之地,但仅是时间问题。

    从中原往南,已归一统。

    眼下浔阳宫的这位,几乎可以确定,将为天下共尊!

    所以.

    与往日里见那些一方霸主的心情截然不同,往深处想,兴奋激动之余,免不了有几分紧张。

    再仁德,再宽厚,那也是未来的皇帝。

    且是一位从古未有,武道巅峰,无人可违逆的帝王。

    按照礼制,最隆重的正至朝贺时刻该是元日。

    只因没有正式登基称帝,故而不举行大朝会。考虑今天是年关,战事方歇,所以喊大家一起用饭,相聚庆祝。

    浔阳宫内仓促得很,没做准备,只有一场小宴。

    可在众人看来,哪怕是小宴,也意义重大。

    酉时三刻,虚行之和众人对了一下眼色。

    大家多数点头,少数嗯了一声,显然明白此前交代。

    他与李靖,尤宏达等人走在前方,一齐去往柴桑殿。

    时间赶得正好,他们才至,便看到周奕和石青璇一道从望江楼方向走来。

    周奕仅是喊他们聚餐热闹一下的。

    他本准备上前打招呼,忽然察觉气氛不对,终究选择合群,把话咽了下去。

    果不其然。

    诸多将领,没有一个入座的。

    周奕错开身位,来到主座坐下。

    这时,虚行之、李靖,尤宏达,徐世绩,秦叔宝等人一齐参拜,高声喊道:“陛下!”

    又朝周奕身旁喊:“娘娘。”

    周奕的目光在他们身上打量了一圈,见他们一个个适应得很,顺势抬手道:“起来吧。”

    “谢陛下。”

    众人相应,分而入座。

    石青璇在一旁看着。

    她不太习惯这等场合,但知晓礼数,于是不苟言笑,静静陪在周奕身边

    这是一场普普通通的小宴,却有着重大意义。

    周奕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又一次发生改变。

    柴桑宴会上,除了吃饭喝酒,还讨论了南方战事结束后的收尾安排,以及何时收复北方。

    这些事,虚行之等人早有过商议。

    顺口说出计划,他们考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