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偷偷努力 (第3/3页)
地感知到了李学武话中有话,眉毛轻轻一跳,点头问道:“是要在钢城建设集成化工业产业园区吧?”
“贵集团的零部件工业产业化标准是我十分关注的工程。”
王新认真看着李学武的表情问道:“不知道这项工程的进度如何了?”
“你这问题让我怀疑自己回到了办公室,这也太专业了。”
李学武笑着打了个哈哈,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反倒是开起了玩笑。
陈寿芝别有意味地看了眼王新,想看看对方在面对李学武时是怎样的表情。
王新倒是很沉得住气,笑着听李学武东拉西扯的,李学武也是在观察他的表情,扯来扯去还是要看合作诚意。
一顿饭宾主尽欢,但李学武始终没有表态,不过在离席的时候表示回去以后一定会积极同集团其他领导沟通。
在面对王新恳切的询问时,他表示会尽快给出回复。
不过在上车的时候,他见王新送了他们到楼下,还是忍不住提了个意见。
“我也是看了今天的试飞活动有感而发,我可不是专家,所以接下来的胡说八道请您不要介意。”
李学武站在汽车旁,看着王新认真地讲道:“武侠中有一种思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看了J-8的速度,我也认同这一思路,不过……”
王新初听李学武要提意见还很意外,因为他知道李学武不是专家。
他早就把李学武的身份背景调查清楚了,知道他是大学生,可有点水份。
至少不是工科大学生,要想在飞行器领域提意见,这位李秘书长真有点自不量力,贻笑大方了吧。
可他听着听着就察觉出不对了,内心的笑意骤然散去,见李学武的话语中出现转折,更是提高了注意力。
“飞的更高,飞的更快是好事。”李学武点点头,抬起手指向天空说道:“可如果目标是在中低空机动,且具备国际水准的武器和飞行性能,你们的这款飞机能应对得了吗?”
这一句提问像是李学武刚刚提到的传统武侠里的点穴功夫,直接让王新呆立当场,就连李学武等人上车离开他都没反应过来,就这么定定地看着前面。
办公室副主任急坏了,在活动中失去冷静这可是王副厂长第一次呢。
刚刚那位红星钢铁集团的秘书长提了什么意见,什么问题,竟然让王副厂长如此失态。
这个疑问不仅是沈飞的工作人员在想,就连红星钢铁集团的参观团也在想。
王新在想什么?
他在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中重复循环,脑子里只有一个矛盾,那就是李学武到底懂不懂飞行器设计,他又是基于什么考虑才提出了刚刚的那个意见。
他到底是怎么看出J-8在中低空机动性能这个弱点的,还是他对北毛的飞机都很了解,才能有如此敏锐目光。
李学武的话综合起来就是,J-8虽好,但要着眼改进飞机的中低空机动性能,完善机载电子设备、武器和火控系统。
这特么是一个马列专业毕业的大学生能思考和给出的意见?
他作弊了吧!
-----------------
7月1日,由辽东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主持并召集的审计团队在集团的支持下完成了对辽东工业企业的审计工作。
在此次审计工作过程中共计查出了323项资不对账的情况,相关问题已经形成整改台账,交由相关部门按照相关工作管理条例下发了整改通知。
同样的,依据集团相关制度和管理办法,对相关问题责任人进行了处理。针对在审计工作中出现的违规违纪委托,工作中已经将问题同步移交给了监察部门。
至此,红星钢铁集团辽东工业企业组织架构和人事变革已初步完成。
也是从这一天开始,红星钢铁集团正式将交叉审计常态化,至少李学武在辽东这几年,应该不会有人敢钻漏洞。
7月2日,集团常务副秘书长陈寿芝在向李学武详细汇报了集团综合管理部工作以后,从钢城启程回京。
辽东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兢到火车站送行。
陈寿芝来之前就想确定一下接下来应该怎么办,现在知道了,回去以后自然心里有数。
同一日,国际饭店重建项目部设计团队也拿出了第一份设计意见稿。
李学武当然是最先看到意见稿的人,带来意见稿的工作人员也汇报了此时进行的合作谈判很顺利,圣塔雅集团是想要尽快促成这一合作的。
能看得出的进度是大家都在等设计团队给出预算和报价,才能继续讨论。
又要建的好,又得花钱少,就算有贷款,这压力也是很大的。
李学武看了意见稿没有提什么具体的意见,只是关心了一下安全和消防建设。
酒店设计那些欧洲团队是专业的,哪里用得着他指手画脚。
不想让他指手画脚的还有倔驴何雨水。
到今年6月底,京城各高校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在校毕业生的分配工作。
同样的,以为集团网罗人才为目的所组建的宣传队也宣告寿终正寝。
而作为宣传队的负责人,在去年和今年人才招纳工作中具有卓越表现的何雨水自然也得到了进步的机会。
在筹建和主持宣传队工作的时候,她的人事关系是从国际饭店调到了文工团,兼任了宣传科的主管。
现在宣传队即将解散,何雨水也需要重新安置工作,让她负责文艺宣传工作有点对不上信号。
而当她得知自己的新岗位时,还是忍不住将电话打到了李学武的办公室。
因为她知道,自己能得到这个岗位,一定是李学武的意见。
“你什么意思?”
倔驴就是倔驴,说话的语气都跟驴似的。
何雨水在电话里质问道:“我在车间干的好好的,你把我调到了国际饭店,我刚熟悉了服务工作,你又把我调到了文宣队,现在文宣队的工作结束了,你又让我负责国际饭店工作。”
她大声在电话里问道:“你当我是什么人了?”
“社会主义接班人啊。”
李学武的回答很坚定,没有一丝玩笑和扯淡,但听在何雨水的耳朵里就是这样的。
她有些无语了,刚刚想了很多要质问他的话,这一刻一句都问不出来了。
“你想让我怎么办?”
何雨水气哼哼地问道:“顶掉韩总的工作,风光地回国际饭店?”
她话里的风光二字一定带有双引号,因为她的话并不觉得风光。
李学武淡淡地叹了一口气,强调道:“这是组织人事安排,你当过家家呢,你没有谦让和客气的理由和资格。”
“你要么服从组织安排,要么拒绝安排,辞职回家。”
他的话有些严肃,也是对何雨水冲动的惩罚,他的电话是这么好打的?
何雨水有些急,如果当着他的面一定要好好掰扯掰扯,但现在不行。
电话隔千里,这期间有多少人听着都说不好,她不能胡说八道。
所以李学武的训斥她都听了,但她想问一句,这工作到底应该怎么干。
“现在大家都在说,圣塔雅集团和红星钢铁要合作重建国际饭店。”
何雨水解释道:“都知道国际饭店要发达了,我走的时候是什么情况,现在回去做总经理又是什么情况。”
“我就这么回去了,人家不得说我摘桃子,是哪里有好往哪里去嘛——”
“所以你需要加强组织纪律学习,把组织修养摆在自身修养的首位,从组织的创新理论中汲取组织修养,把学习、贯彻、遵守组织纪律作为自身修养的重要内容……”
何雨水懵了,我就是问你搞突然袭击算怎么回事,韩雅婷又该怎么安排,你跟我讲这些?
这是我现在能听得懂的吗?
调令其实已经下来了,只是何雨水一直都在高校那边工作,没有注意到集团这边下发的人事消息。
再一个,她也是刚刚完成宣传队的扫尾工作,还没来得及回集团办理交接,骤然收到调令通知让她很惊讶。
韩雅婷去哪了?
调令写的很清楚,原国际饭店总经理韩雅婷调任红星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
这个职务之前是谁的?
嗯,没错,就是刚刚就任红星钢城冶金厂机关综合管理处经理的丁凤。
韩雅婷从国际饭店到文艺出版社,这到底是怎么想的?
没人知道,但这个调令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两个岗位都是管理岗。
韩雅婷在国际饭店工作的时间也足够久了,是时候更进一步安排了。
从文艺出版社出来再能去哪?
这个问题很多人心中都有答案,无非就是集团的宣传主管部门呗。
这对于韩雅婷来说是好事,对何雨水来说也是好事,因为她根本就不熟悉文艺管理工作,回原单位是最好的。
她有组织工作经验,有基层管理经验,还有特殊工作管理经验。
现在给她上强度,进一步做中层管理,也是对她近一段时间工作成绩的奖励。
李学武其实不想搭理她,这边的工作太多了,分工会议还没召开,沈飞的合作讨论会议还得开,忙都忙不过来。
张松英问他收购京城中医院附属制药厂这件事都被他训斥了一顿,就何雨水这点矫情劲儿他不训人才怪了。
7月4日,红星钢铁集团钢城冶金厂召开厂务工作会议,在会议上李学武以班长的身份宣读了集团任命冶金厂常务副厂长的决定。
很意外的,至少大家想不到,李学武竟然支持杨宗芳担任常务副厂长职务。
这与大家当初所想的栗海洋这一人选有太大区别了,完全不是一条线上。
可会议上大家惊讶,也不影响李学武继续宣读分工意见。
“常务副厂长杨宗芳同志配合主持厂务工作,同时主管机关综合管理处工作。”
“总工程师王志军同志负责质量安全环保处工作;罗仲康同志负责综合业务管理处工作;曾梅一同志负责组织工作管理处工作。”
大家都不好奇新来的三位副厂长如何分工,大家只好奇李学武是怎么想的,因为他们都确定,没有李学武的支持,谁敢安排杨宗芳进步给他添堵。
杨宗芳你偷偷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