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6章 偷偷努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6章 偷偷努力 (第2/3页)

行人员,没有厂保密部门审核通过的根本来不了。

    看到就是学到,今天我们拥有直升机制造厂来看战斗机试飞,明天我们的战斗机试飞也邀请对方来参观学习。

    这才叫来而不往非礼也。

    红星钢铁集团参观团队确实很受沈飞的重视,或许他们也没想到红星钢铁集团对沈飞的邀请会这么重视。

    当李学武带着红星钢铁集团的团队走进观演区域准备就座的时候,前后左右纷纷投来了或是惊讶或是意外的目光。

    有认识李学武的,也有不认识李学武的,但红星钢铁集团机关职工统一的着装,统一的工作牌以及胸前的像章,就是瞎子也不会认错人的。

    红星钢铁集团参观团队在面对这些似是在说“他们怎么来了”的目光时不由得挺直了脊背,自豪感油然而生。

    今天是飞机主题的活动,等明天汽车主题、电子主题、钢铁主题的活动我们都能参加,这就叫实力不允许我们低调!

    为什么沈飞叫厂,而不叫集团,国内目前集团型企业又有几家。

    试问他们有什么不好意思骄傲的。

    李学武笑呵呵地随着工作人员进场,直到坐下的时候才看见身后跟着的是一群骄傲的小鸭子。

    昂首挺像,雄赳赳、气昂昂,走起路来威风八面,看着可不就像初出茅庐的小鸭子嘛。

    活动并没有太多赘余,当高空“嗖”地一声划过一道白线时,观演台上举着望远镜观察的众人嘴巴不由的张大,甚至望远镜里的眼睛都睁大了。

    “……这是我国第一款自行设计的歼击机,首飞活动正式开始……”

    “这就是歼-8了——”

    李学武仰着头,还在看从望远镜里远逝的那道优美的弧线,内心激动万分。

    从这一刻开始,我们就不算从零开始了,总有一天会追上列强的。

    当列强船坚炮利的时候,我们有钢铁一般的意志,希望当我们也拥有这些利炮坚船的时候,敌人也有钢铁一般的意志。

    “……该款歼击机主要承担制空与拦截任务……”

    作为活动主持人的王新还在做着相关数据和信息的介绍,台上众人的眼睛一直都没有离开过天空。

    有些人仰头时间过长,脖子酸疼了也舍不得放下手里的望远镜。

    大家是多么希望这款先进的歼击机能尽快列装啊。

    即便它的来历不是那么的先进,李学武依稀还记得这款歼击机实际上在设计上是参考了毛制米格-21战斗机。

    也就是歼-7。

    听王新介绍,这款歼击机装备了两台WP-7甲涡喷发动机,加长了机头,提高高空战斗能力。

    基本型装备两台黎明航空发动机公司(LMC)生产的涡喷-7A航空发动机,最大马赫数2.2,一门23毫米双管机炮七个外挂点。可使用霹雳-2、霹雳-5、霹雳-8短程空对空导弹,霹雳-11中程雷达制导空对空导弹,以及无制导航弹与火箭弹。

    陈寿芝和张恩远没参加过这种活动,对战斗机也没什么了解。

    外行看热闹呗,他们举着手里的望远镜看着飞机嗖地一下飞过去只觉得很厉害,空中变换飞行姿势也很牛气。

    你要让他们说这款飞机怎么厉害,他们是说不出来的,飞得快算吗?

    李学武一边看着头顶的试飞,一边听着大喇叭里的王新的介绍,同时也在努力回忆这款“老掉牙”飞机的情况。

    这款飞机此时还不叫歼-8,研究项目是一串毫无意义的数字。

    现在是69年,李学武想起来这款飞机在十年后才完成设计定型,也是在十年后才开始量产服役。

    怎么说呢,生产一批,研发一批,思考一批,应该是这个顺序。

    不过现阶段沈飞有没有这么强的技术储备和研发厚度,李学武不得而知。

    也许十几年后才量产服役这种已经不是那么先进的歼击机也是迫于无奈。

    要知道,此时的一架战斗机身上有一万多个零部件,一千多项标准件。

    从100多个组合件直至前后机身对合,机身机翼对合,以及发动机、油箱在飞机上的安装,要求都是一次成功。

    从王新的介绍中,李学武了解到,早在去年的7月份沈飞就已经完成了首批两架此时还是一串数字的歼-8总装。

    直到今天才实现首飞,期间到底经历了什么,或者遇到并处理了多少困难,可见从研发到生产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也是后来才知道,今天这场试飞活动的现场总指挥还是空总副。

    当飞机从远处停机坪稳稳落地并向观礼台驶来的时候,李学武也才知道,今天两架飞机的试飞员是同一个人。

    英雄飞行员尹玉焕。

    “从J-8飞机方案论证到首飞,其间我们经历总体布局、技术设计、木质样机审查、发图、新机制造、试验等阶段,历时4年10个月……”

    王新站在台上十分感慨地讲道:“在这期间我们受到了来自领导的关心和鼓励,有……”

    到了煽情的部分,李学武已经放下望远镜,仔细打量着距离观演台不远处的那个大家伙了。

    这款飞机还有个代号,叫“空中美男子”,李学武觉得名副其实,近距离观察它,它真的很美啊,阳刚的美。

    如果被它轰一炮,是不是很阳很刚?

    ***

    “这种飞机我们能不能造?”

    陈寿芝有些激动莫名,在活动结束散场的时候,主动问了身边的钢飞工程师。

    看那工程师纠结的目光和古怪的表情就知道,他问到了点子上。

    李学武笑了笑,没有接话,转身带头离开了。

    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呢,要想生产这种飞机,你至少得有个正经工厂吧?

    什么?你说钢飞?

    嗯,你说的也没错,钢飞很正经,但钢飞没有底蕴和技术储备。

    这么说吧,钢飞即将生产和准备生产的三种直升机型号,没有一款是自己研发并设计试飞的,完全没有参与度。

    从国外引进生产线,原封不动地复制人家的零部件,以数控机床和高标准车床来保证这些零部件的精度和质量。

    就以这种条件,至今从日本引进的KH-4直升机还在试生产阶段。

    美洲豹和云雀三还在设备安装调试中,距离量产日期还有段距离。

    这次回去老李经开玩笑地问了李学武,他死之前能不能见到美洲豹和云雀三。

    你就说,这问题问的多没道理,让李学武怎么回答?

    李学武说了,美洲豹不好抓,那玩意儿咬人,三只云雀还是可以的。

    同样的道理,李学武都不敢当着老李的面吹嘘钢飞有多成功,陈寿芝是受了多大的刺激敢问钢飞的工程师什么时候能设计生产这种“美男子”。

    那意思是他想要呗。

    臣妾做不到啊——

    估计这个工程师此时内心的感情就是这个样子的,他真的做不到。

    从学校毕业到工作,再到来钢飞工作,他已经选择了直升机的赛道,你让他再回答战斗机赛道的问题,他想哭。

    “生产这种战斗机很难吗?”

    或许他也发现了那工程师便秘的表情,内心有了一些疑惑和不解。

    等参加宴会的时候,他还是悄悄问了李学武一句。

    李学武正笑着同走过来的王新点头,嘴里悄悄地回了一句,“你现在就努努力,把王副厂长拿下,咱们十年内一定能造战斗机。”

    “真的?”陈寿芝不敢置信地问了一句,随即发现自己真的很无脑。

    李学武也发现了,这个副手有点幼稚啊,他随便说说的,这他也信?

    “李秘书长,招待不周,抱歉抱歉啊。”王新表现的很谦虚,同活动现场在台上的严肃端正判若两人。

    “如果这都算招待不周的话。”

    李学武笑着示意了一桌子的饭菜,看着他说道:“那下次你到我们集团做客,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招待你了。”

    “哈哈哈——”王新笑着坐在了李学武的身边,这是预留给他的座位。

    “李秘书长,我也十分想去被杜副主任推崇备至的红星模式企业看看。”

    他端起酒杯敬了李学武道:“有您今天这句话,我可认真了啊。”

    “随时欢迎你来红星钢铁集团。”

    李学武端起酒杯同他碰了碰,一平齐哥俩好,没上没下。

    他微微一笑坦然地讲道:“红星钢铁的大门永远为朋友敞开着。”

    “我敬您——”王新依旧是很客气。

    两人酒干亮杯底,坦荡又豪气。

    “刚刚我还同我们周厂长讲呢,有您在钢城,我们参观也方便一些。”

    王新主动问道:“就是不知道您是否经常回京城,这时间上……”

    他想问什么?

    是问李学武的工作重心在哪。

    这个问题来自李学武身边的陈寿芝,是王新误会了。

    如果李学武的工作重心在集团,那有人来钢城做副手是应该的。

    如果李学武的工作重心在钢城,那这位常务副是怎么回事?

    李学武多聪明个人呢,徐斯年说他粘上毛就是猴,一点不含糊啊。

    “时间上没问题,集团未来几年的工作重点都在辽东工业,我也是在学习。”李学武笑了笑,看着他讲道:“所以我很希望同辽东的兄弟单位多多交流啊。”

    “那真是太好了——”

    王新别样地看了陈寿芝一眼,见对方听了李学武的话没别的表情变化,心里这才稍稍落了定。

    看来这位常务副不是要来红星钢铁集团辽东工业主持工作的。

    既然问题已经确定了,那他也就把话往目的上说了,毕竟他时间也很宝贵。

    “我办公室订阅了《联合工业报》,这是我每天都要看的报纸。”

    王新微笑着讲道:“我也是从《联合工业报》上得知,咱们集团已经突破了数控机床的研发壁垒,实现了机床量产工作?”

    “嗯,感谢你对我们的关注和支持啊。”李学武笑了笑,讲道:“目前是有一部分机床实现了量产,不过还在建设阶段,毕竟有大项目跟着呢嘛。”

    他话说的很含糊,没注意的人绝对听不懂,可王新就关注这些动态呢。

    他很敏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