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5章 倒是还个价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5章 倒是还个价啊 (第2/3页)

武微微低头,看着桌上的文件讲道:“你就说下半年能产生经济效益,明年就能回本,景副主任一定会应你,你不能太死板嘛。”

    王亚娟看着眼前轱辘过来的巧克力糖果,再看看他那哄孩子的眼神,只觉得好笑,嘴角都扯了扯。

    讲电话就讲电话,谁来他办公室等电话都这么哄着吗?

    “……什么叫忽悠人啊。”

    李学武好气又好笑,在电话里训着张松英问道:“难道你们就不能有点志气,一年盈利,两年回本很困难吗?自我上点压力嘛——”

    也不知道电话那头的张松英说了什么,还是抱怨了什么,这边李学武说着说着便笑了,嘴里还要训斥着。

    “行了啊,不是我给你们找麻烦,是麻烦主动找上门的。”

    李学武整理了表情,点头讲道:“联合医院的赵院长说了,实在不好看着药厂倒闭清算,正好你们也需要开辟新的生产基地嘛。”

    “我跟你说啊,就接收兼并中医院的制药厂,光那块地皮就够价了,那可是在东城区城里啊——”

    他着重提醒道:“就算制药设备简陋,制药工艺落后,也是有办法处理的嘛,困难哪有办法多。”

    “你这样,就在药妆品牌下面搞一个纯手工制药子品牌。”

    李学武给张松英出主意,“别的地方不用管,就专供港城。”

    “一定要强调纯手工制药,包装盒上用简笔画做一个老师傅弓着身子制药的图案,一定要细致。”

    他讲到这里挑了挑眉毛,听着张松英在电话里的质疑,好笑道:“我让你做你就做得了,挑几款药效好的做,手工制药品牌一定要比常规制药的价格高,高三倍吧。”

    “……你信我还是信你自己?”李学武见张松英还不上道,便问道:“你见我有犯糊涂的时候吗?手工的就是比机械的贵,这个道理在国内行不通,在国外就能行得通,你试试就知道了。”

    “行了啊,就这么办吧,价格你不用跟对方商量,请高副主任和景副主任组织人员成立兼并小组,你就准备接收和安置方案好了。”

    他三两句将今天的通话结了尾,撂下电话后这才看向王亚娟问道:“你又干啥来了?”

    “吃糖来了。”王亚娟晃了晃腮帮子,挑眉问道:“没看见吗?”

    “给你就吃?不怕有毒啊。”

    李学武好笑地整理了面前的文件,道:“有事说事,我忙着呢。”

    “我看起来很闲吗?”

    王亚娟比在京城时有了精气神,好像笼中鸟展翅高飞,自由翱翔,是那种无拘束的骄傲。

    只是拴在脚腕上的线是无形的,她飞出了鸟笼,却逃不掉那根线,那是她眷恋不舍的线。

    如果这个线真的断了,那她真就成了无依无靠虽然可以自由飞翔但没有可以落脚归巢的鸟了。

    “你看起来闲不闲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你已经吃了两块糖了。”

    李学武抬起头看了她问道:“麦庆兰去你那报到了?”

    “你不觉得你应该解释一下吗?”王亚娟打量着他问道:“是给我的惊喜,还是给她的惊吓。”

    “至于嘛,你们不认识嘛。”

    李学武笑了笑,见她的表情不似玩笑,突然愣了愣,确认地问道:“你们一直没见过面?”

    “以什么身份认识?”

    王亚娟嚼着嘴里的巧克力糖,看着他问道:“是以王亚梅的姐姐,还是以你的……故人?”

    “说前女友也行,这有什么好避讳的,我又不是不承认。”

    李学武将文件整理好,坐在椅子上看着她坦然地讲道:“她的业务能力怎么样?能不能用?”

    “你都早有准备了,还问我?”王亚梅晃了晃下巴,问道:“你刚刚说前女友的事,都有谁知道?”

    “你好像很在意这个?”

    李学武微微翘起嘴角,端起茶杯要喝茶,见她像是真在意,便挑眉讲道:“你应该问有谁不知道这件事。”

    “是那些——”王亚娟突然很生气,想要说什么,可还是忍住了。

    这里毕竟不是四合院,也不是大街上,她不能在这里放肆。

    不过一想到那些小婊子在背后议论和编排自己,就觉得生气。

    尤其是当着李学武的面,看着他不在乎的表情愈加的气,都快要气炸了。

    “你安排她来冶金厂,是镀金还是长待啊?”王亚娟挑剔地看着他问道:“该不会干不了两天就走吧?”

    “呵呵——”李学武轻笑一声,淡淡地讲道:“你走了她都不会走。”

    “那我什么时候走啊!”

    王亚娟瞪了瞪眼睛,看着他问道:“你是不是已经想好了?”

    “应该是你想好了才对。”

    李学武双手摊开,很淡定地讲道:“你走不走,什么时候走,不应该问你自己吗?”

    “该走的时候走,想走的时候走。”他耸了耸肩膀道:“你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可不可以?”

    “你走我都不走!”王亚娟撂下一句狠话,转身便出了办公室。

    想问的已经问到了,也惹了一肚子气,这人越来越坏了。

    哦,对了,还吃了他两块糖。

    -----------------

    “秘书长您好,丁凤。”

    四十岁左右,秃顶,有些发福的脸上带着十足的诚意和笑意,这就是集团刚刚委任的冶金厂机关综合管理处经理,原红星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

    李学武微微一笑,伸出手同他握了握,讲道:“欢迎来辽东工作。”

    这一句欢迎词全集团找,唯独只有李学武能说,因为他是站在集团总览辽东工业企业全局的角度上看众人的。

    丁凤也深知这一句欢迎词的含金量,他所面对的不仅仅是冶金厂的厂长,还是集团在整个辽东的话事人,更是集团十一人组里的重要一员。

    所以他表现的十分恭谨客气,双手接住李学武的手微微晃动着,由着秘书长的邀请在沙发上坐下以后主动讲了很多来钢城冶金厂工作的欣喜之词。

    对于这些或真或假的客套,李学武都认真地听了,脸上还带着笑意。

    为了配合对方的表演,他也即兴说了一些希望和嘱托,交代了一些冶金厂的工作和困难,算是应付了对方。

    张恩远送了对方离开以后,回来同他轻声汇报道:“今天上午刚刚接到的消息,部里下来一位常务副秘书长。”

    他仔细看了李学武的表情,这才继续汇报道:“名字叫陈寿芝。”

    “嗯,我知道了。”李学武点点头,脸上的表情古井无波,并没有表现出很在意的样子,反倒是问起了集团最近还有没有其他安排。

    “我是听说了,组织处正在考察人选,就是不知道安排去哪。”

    张恩远轻声讲道:“我估计是有咱们的,毕竟班子人员不全了。”

    “多注意一些,及时提醒我。”

    李学武随口交代了一句,便开始忙手里的工作了。

    这也算不上埋怨,更跟责备扯不上关系,但听在张恩远的耳朵里便有些严肃了,他羞愧的耳朵都红了起来,就更别说脸了。

    作为领导的秘书长,不能说耳听八方可也得有自己的消息渠道。

    像他这样消息滞后,还得从风言风语中判断实情的秘书真不多见。

    可他能有什么办法,如果在集团,以秘书长的身份,以他秘书长秘书的身份,别人巴不得主动结交于他呢。

    可现在他们在辽东,一些重要消息秘书长一定有自己的渠道,可他作为秘书总得承担起应有的义务和责任吧。

    聋子一般的他已经上岗几个月了,这不得不让他羞愧难当。

    只是该怎么建立自己的消息渠道呢?

    他也是老资历了,这些东西他想想就能通,关键是得有人帮他一把。

    圈子不同,找不到窍门撞一头包也没用,他现在就要去找这个窍门。

    李学武这边先是等来了机关综合管理处的负责人,随后好像连锁反应一般,他同老李反应的人手不足问题瞬间就被解决了。

    6月27日,总工程师王志军来钢城报到。

    6月28日,接任杨叔兴,主管综合业务工作的副厂长罗仲康来钢城报到。

    6月29日,接任尹忠耀,主管组织管理工作的副厂长曾梅一来钢城报到。

    29日这天,李学武早就提交上去的申请也下来了,是李主任亲自批复的,有关于冶金厂增设常务副厂长的报告。

    李学武作为冶金厂厂长,在班子成员到齐以后,自然是要召开班子会议,讨论和研究组织、业务分工问题。

    不过他是要给新同志留出熟悉业务和工作的时间,也要给下面的干部留出熟悉新来领导的时间,所以分工会议要开,但不能立即召开。

    就算今年的发展指标还有很多,压力很大,可也不急在这几天。

    六月的最后一天,李学武正在同杨宗芳讨论组织工作会议的议程,突然收到了一份意义特别的邀请函。

    “这是谁送来的?”

    李学武翻看着手里样式和制工别致的硬纸壳邀请函,上面竟然还有这个年代邀请函少有的企业标志。

    真讲起来,国内此时的企业经营还停留在解放后接受的文化建设,以及这些年不断接收的信息进行的变革。

    影响较为深刻的便是五几年那次毛子为师的大支援,虽然支援了个半拉柯基,但在国人倍加珍惜的精神下,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

    这一点就比隔壁邻居白象要强很多,同样是手把手教徒弟,咱们只学了三年半,对方却学了三十多年。

    可你看看后世国力的对比,白象硬是把工业老大哥教的科学学成了玄学。

    有谁知道白象家的重工业基础也很雄厚,可到后来连保养航母都能翻船。

    你就说,这是科学还是玄学?

    与白象家相比,咱们有着深刻的自省和调整机制,拒绝出现一根筋和两头堵。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李学武见到这份邀请函实在是不得不想很多,因为积极确定集团标志,并在产品、工作服以及各种需要涂标的固定资产上印刷标志是红星钢铁集团最近两年才开始做的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