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月球基地的基石 (第2/3页)
去了小50号人,我们只去了2个?我们在材料学领域比交大差吗?
不过彭慧万万没想到,自己前脚还在和校长商量对策,校长后脚就投敌了。
“是的,组织已经决定了,我要调任交大,担任交大的校长。
我也不是谦虚,老林要离职,如果要从申海本地教育口选人的话,我肯定是最合适的那个。”金利解释道。
彭慧傻眼了,你确实合适,但问题是,你是复旦出身的,跑到交大去当校长,这合适吗?这是投敌啊!
他喃喃道:“不是,校长,我们不是说好要振兴复旦,把交大打趴下吗?”
彭慧实在不敢想,自己之前所说的那些,类似打趴交大的话,在交大校长耳中会作何感想,他更想不到,复旦校长有朝一日会变成交大校长。
金利义正言辞道:“是啊!我本硕博都是在复旦念的,我对复旦的感情毋庸置疑!
我这次去交大,也是为复旦谋出路,我去了交大之后,就能搞清楚交大这几年是为什么发展这么好,我去交大取取经,到时候回来搞好复旦。”
彭慧彻底无语,你这说的是不是太扯了一点。
交大怎么崛起的,我们不是讨论过很多次吗?还不是因为运气好,出了林燃这样一号人物,直接带交大起飞?
要是深红、阿波罗科技这些企业和复旦关系密切,复旦学子能够去这些地方实习,实习后无缝入职,复旦分数线也会水涨船高。
多了顶级学者有一定作用,但多了两个不是校办企业,胜似校办企业的巨企,这才是最关键的。
问题是,复旦要到哪里去搞两个巨企?还是难度最高的航天和人工智能。
而且金利去了真的会回来吗?彭慧很怀疑,这恐怕想的是一去不回,去了之后直接和交大校长一样,从高校行政体系跳地方吧。
也就是对方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彭慧不得不保持修养,不好开麦质问,但他还在复旦,还得为复旦争取:“校长,是这样,燕京那边不是批了交大成立前沿科学研究中心吗?
您过去当校长,这个中心能不能给一部分的职位给到复旦的青年学者们,这样它名义上是交大办的,实际上变成复旦和交大合办。
后面可以先和燕京申请,让它变成交大和复旦合办的科研机构,做出成绩之后,再从一个高校下辖科研机构,升格成申海地方甚至是燕京直属的科研机构。”
彭慧的想法是,先实际上这样运作,再谋求名义上的合办,升格那都是画饼。
金利点头道:“那肯定,不过这也不是我说了算,你知道这中心成立是因为谁,我哪怕是校长,在林教授那边也没有话语权啊!
我肯定帮复旦尽力争取!”
尽力争取就是不会争取,这潜台词彭慧太懂了,他是校长助理,这已经算是高层职位了,这些行政辞令他太懂了。
毕竟他对下属有的时候也会用类似的辞令。
至于林教授,彭慧更不抱期望了,你指望一个交大人对复旦另眼相看吗?还是才毕业没几年的交大本科出身、名满天下从未遭受过挫折的年轻人。
彭慧最后问道:“所以校长,我看前沿科技中心应该也缺一位主管行政事务的副主任,您看我?”
金利点头道:“我看你就比较合适,我试试看。”
为什么这又会答应?因为金利去交大也得有自己人,像副主任这种职位,新成立的机构,安排自己人不就很合适吗?
二来,林燃是主任,副主任经常和林燃打交道,安排自己人,间接拉近关系。
可以说算盘打的非常精了。
只是万万没想到,林燃早有安排,只能说机关算尽也没算到,林燃会安排自己的爹来接这个位置。
在简中互联网上,对阿波罗科技的月球基地建设项目,关注度一开始达到一个峰值,此后慢慢下降,最近则又慢慢回升。
这和他们高调宣称的月球超导计算中心有关,但同时还是因为这是一个基建项目,基建项目是有实物的。
它是一个大型的基建项目,肉眼可见地在扩张。
在月球南极的沙克尔顿陨石坑边缘,永恒的阳光洒在已扩张至数平方公里的光伏阵列上。
这些阵列不是平铺的,而是垂直的,垂直阵列能够减少尘土积累,月尘问题可要比地球严重得多。
NASA找来的供应商采取的月球光伏发电方案是月球光伏车,太阳能板在车上,然后需要收集太阳能的时候,太阳能板就平铺,不需要的时候,就从平铺切换成垂直,避免月尘的堆积。
而华国采取的就直接是垂直,因为得益于投放成本低,所以华国可以牺牲一定的光电转化效率,用来获得更高的稳定性,更长的使用寿命。
这些硅基光伏组件是专门针对月球环境设计的,每一块面积约2平方米,效率在23%左右,由阿波罗科技的多次发射任务运来,总输出已达50 MW,足够支撑整个基地的能源需求。
在沙克尔顿陨石坑的阴影区域里,这些光伏组件的占地面积扩张速度非常快。
阿波罗科技每次的发射任务,最多的就是这些光伏组件。
然后这些光伏组件,因为缺乏能源的缘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