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文教鼎盛传南北 (第3/3页)
一空,哪怕那些对于格物不太明白的平头百姓有些人也会花上一文钱买一份,看看其中有没有被聪明人新发现的大道理。
由于这个时代道路与信息传递的限制,所以除了济南府可以在第一日买到新鲜出炉的报纸之外,其余地方都得等着信使将板式带过去方才能就地印刷。
这个时间往往会向后错三到五日。
而那些高门大户士族豪强则没那么多顾忌,有些人甚至专门派人在济南府守着,就是要在第一时间买到《邸报》与《格物报》,随后快马飞奔送到主家手中,好让他们最快知道中枢大略。
《格物报》刚刚新办,倒也不用多说,而《邸报》则已经办了近一年了,因此自然引起了某些外人的注意。
就在这封格物报新鲜出炉的时候,就有人加价买来,用油布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好,随后交于信使,飞奔向南。
一路上人马轮换,以八百里加急的姿态,不过六日就抵达了临安府,出现在了左相虞允文的案头。
虞允文见到油布包后,干脆放下了手中所有工作,亲自打开,然后迫不及待的阅读起来。
半个时辰之后,虞允文方才长叹一声说道:“格物致知,啧,竟然还真的让朱元晦做成了,千载之后,说不得他会与孔孟合祭的。看来以后万物皆有理,人人皆圣贤已经不远了。”
“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些道理都是摆在眼前的,为何之前竟然没有人发现呢?真是奇了怪哉。”
虞允文感叹完毕后,看向了偌大厅堂中的另一人:“陆相公,刘大郎在北地除了征战,文教也做的有模有样,果真是天下奇才。”
陆游板着一张脸,闻言嗤笑以对:“刘大郎是天下奇才这事,还用得着虞相公说?”
虞允文闻言却也不恼,只是失笑,片刻之后方才摇头叹道:“北地局势,真的已经到了陆相公都只能南奔的程度了吗?”
陆游皱着眉头:“如今山东河北中原都已经自发的称呼刘大郎为汉王,虽然他依旧以节度使自居,可这称号已经无法禁绝。此外……”
陆游说到这里,言语艰难起来:“此外,刘大郎做出一副世界舆图,并指着中国之外的土地,如大理、如高丽、如倭国、如西辽,说要给麾下将领以实封国王。”
虽然表面上来看,称王是大逆不道,而分割中国之外的土地与宋国没关系。但是要论严重性,后者要比前者严重的多。
因为在宋国体制之内,是有过异姓王的先例的,尤其是现在刘淮还没有正式称王,即便会引起宋国猜忌,也不会彻底翻脸。
而在周围传统藩属国上分封诸王,那就相当于重新建立朝贡体系,相当于执掌华夏体统的牛耳,是绝对不能被宋国容忍的。
这也就无怪陆游彻底绝望,随即南下归宋了。
虞允文也只能叹气点头:“回来也好,我这里正是缺人之际,陆相公可以主持一方军政。”
陆游心中一动:“虞相公可有大政计划?”
虞允文微微点头:“有的,而且思量许久,已经有了一些验证。”
陆游闻言精神一振,挺直了身子。
奔波多日,现在终于听到个好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