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文教鼎盛传南北 (第2/3页)
这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六月底,林凡容选了个大中午,顶着炎炎烈日从城头箭楼临时搭建出来的平台上,同时扔下了数枚大小不一的石球。
伴随着整齐划一的沉闷咚声,围观的无论是官吏还是学者,又或者是贩夫走卒普通百姓,全都惊呼起来。
一些济南府本地的士人在错愕半晌之后,心中甚至有些嫉妒起来。
这林凡容痴长这么多年岁,没想到竟然能老树开花,还能做出此等学术成果?
在这整齐划一的声音之后,林大儒的名声也该誉满天下了吧?!
谁料林凡容的实验还没完,很快,又有几块篮球大小的圆形石块被搬上城头,不同的乃是其上裹着由大到小的数个包袱皮。
节度使华盖之下,刘淮直接乐出声来。
他没想到林凡容脑子竟然如此活泛,竟然举一反三察觉到了空气阻力的存在。
很快,石头又被同时从城头平台上推下,只不过这次由于降落伞充当缓冲,所以有快有慢。
因为这年头并没有扩音装置,林凡容也明显不是有内力加持的武林高手,所以也无法从城头喊话,让这么多人听见。
不过他倒也是早有准备,他派遣亲信子侄雇佣闲汉,在实验结束之后,向着围观人群发放传单。
“汉王郎君。”
有亲卫接过一张传单,递到了刘淮身前。
因为考虑到普通百姓的学术水平,所以传单的内容倒也不甚复杂,一来是得出了下落速度与物质重量没有关系的结论。
二是怀疑‘气’乃是看不见摸不着,却确实存在的东西。
林凡容不仅仅用了刚刚绑了简易降落伞的石球举例,更是用乘坐奔马时劲风扑面的感受来论证。
其实这已经算是在向道学开战了,因为道学中‘气’是一种很玄学的东西,也是很多理论的基础。
不过在场士人毕竟是经历过一年多《格物论》的洗礼,即便有些道学家,却也没有立即发难,只是想着再做一个实验来驳斥林凡容,以论证自己的学术。
刘淮看着手中传单,对周围笑道:“看来林员外果真本事惊人,微时见卓著,格物而至知,堪称一时楷模。”
说罢,刘淮就当先开始鼓掌喝彩。
早有准备的亲卫也对身后军士打了个呼哨,随后就敲响了随身携带的小鼓,并且随之鼓掌喝彩。
在刘淮的带动下,一时间锣鼓喧天,欢呼四震,哪怕那些只是看热闹,至今没搞明白到底发生了何事的百姓也都顺势开始鼓掌喝彩。
站在城头上的林凡容完全没有想到会有如此轰动成果,当即脸色酡红,犹如精神焕发,又如饮酒十斤,骨头都轻了三分。
在一片欢腾的氛围中,此次实验圆满结束。
《格物报》自然要在头版头条对此事进行报道。
而令人意外的则是,在次版中,主编朱熹专门发了一篇道歉信,说报社没有坚持客观立场,在实验之前就仓促否定了林凡容之前的理论,当真是有失公正云云。
最后,朱熹做出了保证,此番错误《格物报》报社绝不再犯。
新一份《格物报》一经出售就被抢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