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窦氏 (第3/3页)
有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随即转身离去。
其实,
明帝一直都清楚,
刘荆这个三弟本性并不坏,不然的话,很多恶事也不至于只停留在他的嘴上,更不会得到明帝的多次容忍。
而从小受到溺爱,继承了父亲性格的刘义容,也称不上蠢恶之徒。
她甚至比自己父亲还要拥有智慧和勇气。
明了“和亲”的目的,把握了明帝这位伯父的底线,并将逃跑计划落实,让自己从西域跑到杞国,甚至还管理起了赵氏的家业……
这桩桩件件,
若没点头脑,必然是做不成的。
若本性娇横狂傲,赵氏也不会任由其染指家业,还维持着敦厚亲睦的氛围。
但窦氏不同。
即便在阴间,
明帝也曾听闻窦家的事,还遇见过被窦氏无辜打死的宫人。
这让明帝对其印象十分不好。
“她的母亲便没什么好性子,自然教导不出可亲的女儿来!”
回到阴间,
明帝将自己的忧虑告诉了父母,脸上带着为子孙后代烦忧而染上的愤懑之色。
而光武帝后听到他这样说,却没有及时回应安慰,只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旧日的恩怨,以至于结出今日苦果……这真是天意弄人!”
窦氏的母亲,是沘阳公主。
而沘阳公主,则是前太子刘疆的女儿。
因此按照血脉远近,
窦氏应该算皇帝隔了代的外甥女。
这样的结合,
虽然钻了“同姓不婚”、“表亲相近”,没有得到礼法的明文禁止,却也是有些令人不舒服的。
但沘阳公主还是选择了将女儿送入宫中。
因为她要回报当年父亲被夺去太子之位的仇恨——
即便刘疆早已不想再承受朝堂后宫间的压力,
可他年幼不知事的女儿却不如此想。
她只知道自己从太子之女,变成了诸侯之女。
地位下降了,
待遇也下降了,
身边人看她的眼神也变化了。
这让她很是不满。
在刘疆被废,即将前往封地的时候,她便在家里哭闹,喊着要就在洛阳。
这里才是她应该待的地方!
刘疆闹不过她,
而光武帝当时对这个儿子,还有些愧疚之情,便主动留下了年幼的孙女,让她待在郭氏身边,仍旧享受公主的待遇。
但年幼的沘阳公主心里清楚,
过去的待遇重新回到自己身边,不再是以前的理所应当,而是来源于皇帝的恩赏。
她还是不怎么高兴,甚至想通过讨好祖父的方式,来帮助父亲重新成为太子。
显然,
这是没有用的。
等到刘庄继位,她不得不离开洛阳,回到父亲的封地。
这让她对刘庄这位叔父,还有他的子嗣后代,更加仇恨。
即便在刘疆去世后,
刘庄极为少见的放下了自己的严格,册封了兄长的两个女儿为“侯国之主”,享有等同男子的继承权,仍旧没能缓解沘阳公主的恨意。
等到自己的丈夫、公公因罪入狱后,没有丝毫反思的沘阳公主便决定展开行动。
这都是被皇帝逼得!
他们拿走了自己和父亲本该享有的富贵权势,现在还拿着它欺负自己!
她不会再忍了!
于是,
打听到当今天子对美色颇有追求后,沘阳公主便将女儿送到了宫中。
而皇帝刘炟也欣然笑纳。
毕竟他虽好美色,却不同于死在赵氏姐妹身上的成帝。
他对“美人”的要求,还是很高的。
容貌只是基础,
此外还要有才能、智慧,出身……
窦氏在这些方面,都很符合皇帝的心意。
所以,
哪怕太后马氏在他接受了表外甥女进宫后,专门找到他说:
“我听说沘阳公主性格激烈,她的女儿又当如何?”
“思及她的外祖,还是让窦氏出宫吧!”
可皇帝没有放手。
他只是恭敬的回复马氏,“儿子心里有数,还请太后不必烦忧!”
马氏没有办法,只能随他去了。
……
“难怪这些时日,郭阿姊约我出门游玩的次数也少了。”
阴丽华无奈的说道,“死了也逃不过这样的忧愁啊!”
听到她的话,
光武帝也摇了摇头,对儿子讲道,“还是期望刘炟这个小子能够保持清醒,不至于被窦氏迷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