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窦氏 (第2/3页)
不更是此道高人吗?
后世种种之事,
也证明了在天下太平之时,掌握话语权,让说话声音大到压过他人,的确可以获得许多利益。
以至于时代流转,王朝倒了又兴,经学家们还能利用手中的笔杆子,以“圣人之言”为刀剑,做太多太多的事。
可惜,
在他们动手攫取这样的力量之前,明帝就注意到了这方面。
天下人的口舌,是不可能真正得到管控的。
有些话,
该说还是会有人说的。
因此,
明帝没有做什么“防民之口”的事,只是手握经书,在处理国政之余,对那些出身高门文士之家的臣子发出辩经的号召:
“来!”
“战!”
随后,他便以超然的才智,取得了这场争斗的胜利。
皇帝成为了天底下最为著名、最为出色、最受尊崇的儒学大师。
即便是孔孟的后人,也不能分散其一二光辉。
这是他们虽饱受明帝调教,最后却没办法用史册上的“微言大义”,来抹黑这位君主的主要原因。
而刘炟虽没有父亲那样的才智和手段,却也熟读经典。
他有意招揽一些能言善辩的学士,召开一场盛大的论道,然后将诸多典籍的“解释权”,牢固的握在手中。
如此,
世家大族内里要仰仗朝廷,外在也要仰仗朝廷,
这才是全然的盛世。
见到皇帝这样信誓旦旦,太后马氏便说,“这样也好。”
“只要你能不辜负先帝的期望,我便不会成为羁绊你手脚的恶人。”
对于提拔自家亲属成为外戚,马氏一向没什么兴趣。
而先帝在时,
那不论亲疏远***等管理调教所有人的严格,也让马氏子弟完全没有上场表演才艺的可能。
这给予了刘炟更加广阔的执政空间。
“可惜西海正值战乱,那里的学者不能远行来到洛阳,参与日后论道的典礼。”
“不然的话,昔日编修《文典》的盛况,便能在朕治下重现了!”
同召集而来的学士们提及此事时,皇帝还有些遗憾的说道。
好在,
这只是一件小事。
他需要投以更多关注的,还是大汉在中原的统治。
“即便没有秦人的参与,难道陛下的意志就不能得到贯彻了吗?”
“天子举办的大典,各地的诸侯却不能参加,应该是后者发出叹息才对!”
后宫中,
皇帝近来宠爱至极的窦贵人如此说道。
她的容貌极为美丽,眉目间还透着寻常女子少有的英气,为其增添了不少色彩。
当她开口说话时,身体也会挺直,脑袋微微昂起,目光下瞥……
一举一动,都会激发爱美之人的渴求与爱慕。
在许多方面都符合父亲要求,偏偏却对美色没有抵抗之力的皇帝,见到对方的第一面时,便生出了要册立她做皇后的想法。
眼下还只让其做个贵人,
无非是因为窦氏入宫不久,未有子嗣为凭罢了。
“你说的话,总是能让朕欢喜!”
跟窦氏聊了些朝堂上的事,又听到她如此言论的皇帝,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伸手将之揽入怀中。
二人很快亲密起来。
这让获得阴司批准,回到阳世看望马氏,顺带路过儿子这边的明帝有些皱眉。
旁边的何博就说,“儿子儿媳恩爱亲昵,你为何要不高兴呢?”
总不能是因为知道父母死后分居一事,心里有了阴影,看到甜蜜小两口就心烦吧?
可刘庄自己不还是放不下马氏吗?
刘庄回道,“我担心这个女子会破坏我汉家制度。”
“这话让元帝听见,他只怕又要落泪自闭了。”
听到这样的评价,何博当即笑了起来。
毕竟上一个获得“坏制度”评价的家伙,即便死去多年,还在为生前的事苦闷呢!
“而且看上去文雅的君子,喜欢上活泼热情的女子,这难道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吗?”
想起汉元帝生前最宠爱的,是美丽强势的傅氏,
还有杞国那个表面上羞涩内敛,实际上什么姿势都能跟妻子打配合的赵胜,
何博便这样说道。
“但傅氏终究没有被立为皇后,义容侄儿的心性也不像此女一样刁蛮狠辣。”
死后因为刘荆这个弟弟,
加上本性一直认真坚固,
刘庄是前往过杞国,看过与人私奔的侄女的。
当看到满面春风的刘义容时,明帝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