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汉与罗马 (第2/3页)
无边的雾气遮住了一切,
皇帝就这样站在外面,随后醒来。
他从床榻上缓缓的坐起,被褥间的热气还没有褪去。
而在长久沉默之后,
只有一声叹息响起。
第二天,
明亮的太阳再度升起,
皇帝乘着车架返回了自己的宫殿,准备新一轮的奋斗。
对于这个国家,他还有许多想法没有实现,还有很多政策没有推行。
收复西域,
治理黄河,
还不足以让他感到满足。
皇帝看着洛阳的皇宫中,那迎着春日,焕发出无限生机的草木,相信永平十八年,会是一个新的起点。
而在夏天到来的时候,
来自于极西之地的罗马使者,也终于来到了传说中的中央之国,那一切又一切的发源之地,受上帝钟爱的神圣之土。
黑发黑眼,但眉目深刻,头发微微卷曲的使者离开船只,从齐鲁的海边登陆上岸,然后要沿着河水逆流而上,直达世界的中心,那宏伟华丽的洛阳城。
“真是不容易的旅途。”
使者抚摸着临行之前,专门请在罗马城中立庙传道的道长开光的玉坠,向着自己的同伴感慨道:
“我在路上时常想,若是抵达终点之前便不幸死去,上帝能否将我纳入那永恒平静的极乐冥土之中。”
他的同伴便笑着说,“你对诸夏的文化这样精通,一定可以得到上帝恩赐的殊荣。”
在罗马死鬼们的努力之下,
位于泰西的冥土得到了足够的建设。
而伴随着那无形的汗水和努力,
以及罗马后面几位奥古斯都动不动就在梦里接受到的咆哮和殴打,
太平道在罗马帝国中的传播,也取得了良好成果。
虽然主推朱庇特的罗马众神在时代的惯性和习俗的影响下,仍旧获得了大众的信仰,
但这并不妨碍来自诸夏的上帝,在万神殿中的座次越升越高,受到的祭祀也越来越隆重。
广大的民众间,上念一句“神王朱庇特”,下念一句“皇矣上帝”的情况,也不断出现。
谁让罗马在还是共和国的时候,就已经跟诸夏进行了接触了。
这么多年的浸染影响下,本就“有类中华”的罗马人从诸夏君子身上学来一点真本事,也是正常的嘛!
正如君子们说的:
反正不要钱,
多少信一点,
万一有用呢?
更别说在信了道士们的话,在长辈临终之前,请来道长为其做法超度后,后人是真的能遇见点玄之又玄的事。
虽然诸夏君子们又说: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梦见去世亲人,也许是心中悲伤怀念,反馈到梦中导致的。
但跟其他人对账之后,
思维活泛一些的都能琢磨出来——
亲人死后七天,会准时梦见对方;
按照诸夏历法算,每年的八月十五,身边难免有点阴凉的感觉……
啧啧,
这怕是真有东西!
于是,
一些信徒自发的替道长们做起了宣传,以希望能够在死后,享受到上帝的仁慈。
只不过,
这些罗马人到底还是有些后知后觉的。
因为同样重视家庭和血脉,罗马人也有着祭祀祖先的传统,但并不像诸夏那样,在许多方面存在着讲究。
他们通常只会在二月中旬的祭祖节中,为祖先献上贡品。
这导致先人好不容易等到头七回魂的时候,往往只能见到一片冷清的画面,一点祭品都没能吃到。
而死鬼托梦的环节,也往往以痛斥子孙的不体贴,责令对方在家里挂一本诸夏历,记好各种节日时间为主。
反正以提比略为首的几位奥古斯都,在这方面是有不少经验的。
好在现任的君主阿莱克修斯是个聪明人,并没有踩到祖先们的坑里,享用到“多次恶灵骚扰导致睡眠不足”的苦果。
在初次接触那奇怪的,来自于东方的传统时,他便谨慎的遵守着它。
因为阿莱克修斯知道,
若非必要原因,高傲的皇室才不会折腾这些。
等到继位后,
等到前往庞贝触碰到了鬼神的踪迹,
阿莱克修斯心里对东方,便更为好奇。
于是,
他派出使者,想要去往东方,寻找神灵垂青于那片土地的原因。
船队从罗马城出发,跨过地中海,再沿着埃及的运河进入新的大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