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认系归宗,天一紫峒 (第2/3页)
至三境都属于有大机缘的了,何遑四境?
如今天底下有名的尸宗仅有两个,在正即为袭明派,在魔即为三尸教,但这两个宗门加起来,三境阴尸也不过三百之数,三境之上的更仅仅只有三个,还俱是魔尸。要知道,这不仅仅只是一个法统的高修数量,而是一整个族群!
所以程心瞻才惊诧,怎么会突然有一位修行灵善正法的四境尸仙登门。
时通玄闻言则答,
“尸仙渡过劫雷入四境后,寿元大涨,所以你莫看仙子年轻,实则还是我的前辈。这位成名极早,道场在河洛南阳郡的云露山,有一身上好的医术,时常在河洛之间行走,治病救人,行走南宋时便享有盛名,乃是有名的善尸。
“据传此人腰间青囊中有一口飞剑,名字就叫「青囊」,既能取人性命,也能斩灭恶疾,极为神异。不过此人在南宋中期便封山闭关,从此不问世事,也不外出行走,名声逐渐沉寂,甚至有传闻说此人已经坐化了,所以你这一代不知道也是正常的。”
程心瞻心道原来如此,然后又问,
“那这位仙子今日登门,可是有入门之意?”
“这才刚见面寒暄,还没聊到正事呢,但愿如此吧。”
祖孙两以心声交流,说这些话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另一边,华瑶崧重新落座后,主动开口,说起了一个叫两人意外的话题,
“时教主是通字辈,广法先生是心字辈,这在三清山里都是极高的辈分了吧?”
祖孙俩对视一眼,不知仙子问这话是何意,但还是点了点头。
随即,便听仙子又道,
“我还听说两位教主似乎是一脉相承,均精研阴阳大道与活死人之术,莫不是莲花福地中的明治山一脉?”
祖孙俩再度意外,三清山的内部道脉和传承谱系从未对外公开过,明治山对外都是称青神山的。虽然说这些事只要有有心人留意,也不是什么秘密,但是这位孤僻的尸仙乃是散修出身,又远在河洛,怎么会关注起这些?
莫非是和宗门前辈有旧?
时通玄脸上笑意更甚,如果是这样倒是更好说话了,便点头回道,
“正是。”
于是便见华瑶崧脸上的笑意也愈发诚挚,只听她道,
“承蒙贵山祖上第十三代山主,袁妙龄袁仙师点化教导,瑶崧得以有今日。而今冒昧登门,实则是认祖归宗来了,若不嫌弃,愿拜入袭明门下,行救人救物之善事。”
华瑶崧嗓音柔和,听着叫人如沐春风,但此话一出,却是宛如惊雷,把对面的祖孙俩完全震住,一时不知该如何接话。
四境尸修主动来投,而且还是祖宗遗泽?
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好事?
时通玄快速的回想了一下,明治山以阴阳大道为根基,五行风雷无所不括,每代人主攻的方向也不一样。就像素空,便精修阴阳玄光,素行则精修元神,自己是精修风雷,御尸之术虽然都会,但也仅停留在在会上,说不上精通。再往上想一想,根据山志记载,袁祖师好像真的就是专门精研养尸之道,难不成这位就是当年由袁祖师点化而生的阴尸之一?
笑意在时通玄脸上荡漾开来,他喜出望外道,
“仙子竟还与祖上有旧?仙子若愿委身,崀山自然虚席以待!”
华瑶崧笑着点头,并道,
“说有旧着实是我高攀了,当年我不过是一个蒙昧行僵,乃是恩主点化教导,授我以法,才有我的今天。”
“竟然还有这般缘法在,不知可否详谈?”
时通玄道。
华瑶崧点点头,心里也明白,三清山是当世仙宗,最是看重法统传承,不可能仅凭自己一句话就认下这桩缘分,即便自己是个四境,于是道,
“当年恩主云游天下,见我在道左桦林中盲目游荡,浑浑噩噩,便将收我在身边教养,传我法门,授以「生死枯荣」之道。一日,恩主携我游至河洛一带,无意闯入一秘境,乃是一处青葱灵山、乙木宝地,山中还有药王传承。
“恩主言说这是我的机缘,便将我安置在山中,令我在此好生修行。待渡过第一次劫雷后方可出山,到时可去三清山明治山去寻她。
“不过我有些好奇,当年恩主说,如果她尚在游历未曾归山,便可去明治山的龙潭虎穴处找她,她在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