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841帮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841帮扶 (第2/3页)

,反正他自己能看懂。

    “你想着怎么个帮扶法?”苏庆祥没有在农村工作过的经验,对此不熟悉,打算先听听方圆的意见。

    “咱们市局接下来还有没有临时工的用工机会?”提高社员的收入是最直接的帮扶方式,方圆想了一圈,觉得以临时工的名义选一部分困难家庭的劳力去市局参加劳动是一种比较稳妥且立竿见影的方式。

    “没有。不瞒你说,我最近听到个消息,上面有继续压缩职工的想法,咱们市局下半年能保持住现有的工作岗位就不错,不可能再增添人手。”苏庆祥知道方圆说的办法见效最快,但他力有未逮。

    这次从城区到农场一路走来,苏庆祥发现越往南越贫穷,城根儿的社员还能有身体面的衣服,而这边的社员基本人人身上都有补丁,甚至有人麦收都穿短裤。

    麦芒、麦叶扫过裸露皮肤的感觉并不好受,谁又乐意穿短裤呢?还不是因为穷?

    看到这样的情况,苏庆祥也想帮,但没有发现很好的办法。

    “要不……买些鸡给农户代养?”既然上面有政策,方圆也没了好办法,急的脑门刺挠,突然想到了调查过程中有妇女说起过想养鸡。

    “前两年,社员已经把家里的鸡卖的差不多了,现在鸡蛋紧俏,如果每家能养上一只母鸡,一年就算下100个蛋,也是个不小的收入了。”方圆家钢蛋还小,这阵子家里想方设法的买鸡蛋,隔三差五给他补充营养,方圆可太知道鸡蛋的价格了,养一年母鸡,社员不仅能将母鸡的本钱给收回来,还能有效能增加收入。

    “上哪弄这么多母鸡?就算我帮着协调,他们掏得出这部分钱?”苏庆祥知道现在生产队的鸡不多,前年公社化之前,有人将家里的家禽清空;去年生活困难,家里还有家禽的又清空了一批;到了今年,鸡都卖的差不多了,鸡蛋的供应也越来越拉。

    如果能养鸡的话,一个鸡蛋就能有好几毛钱,倒是一个不错的生财之道。

    “能不能市局先把这部分钱垫上?”说这话,方圆就有些心虚了,帮社员跟工会出面帮职工不一样,这么做不符合规矩,万一有人追究,后面很难收尾。

    “你是觉得我活得太自在是吧?”苏庆祥白了方圆一眼,资肯定是没法垫的,这个办法也不用考虑。

    “嘿嘿。”方圆自知理亏,不好意思的笑笑,往地上一坐,又掏出烟来分了苏庆祥一颗,点上后,徐徐说道:“那就只剩最后一条了,咱们职工和社员结对子,一对一或者多对一帮扶,给困难社员凑出一只母鸡来。”

    “这……倒也是个办法。”先不说货源,一只母鸡不便宜,苏庆祥想反对来着,但自己也没有好的办法,最终还是点了头。

    饭后,苏庆祥拉着几位领导一块讨论帮扶方案,唐植桐有幸列席。

    苏庆祥觉得帮扶的事情得让唐植桐给见证一下,如果这事成了,作为四九城代表是不是能往上反应反应?如果这事没成,那也是在代表的见证下努力过了。

    方圆的想法是好的,但依旧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现在肉食供应很困难,哪还有鸡等着咱们买?就算有也是在黑市,咱们从黑市买不太合适吧?”

    “咱们帮着社员买鸡,还不如每人认领一个小萝卜头,帮着他们出学费呢,这个不犯忌讳。”

    ……

    唐植桐静静的在旁边听着,眼瞅着帮扶会议越来越偏。

    方圆的意思很明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帮着社员减轻一点负担,不如想办法让社员有一份可持续性的收入。

    而有的人怕风险,有的人怕麻烦,还有的人单纯的嫌买鸡出的钱多。

    现在黑市上一只鸡起码五十块钱,在座的大部分都是领导,如果帮扶的话,怎么也要一对一吧?三四个领导帮扶一户,说出去像什么话?

    可帮扶一户的代价有点大,拿出五十块钱来给社员买只鸡?传出去也不好听啊!

    而帮着出学费就简单多了,眼下每人每学期的学杂费并不算多,高中生6元,初中生5元,小学生2.5元。

    一年最多不过12块钱,平均到每个月最多一块钱,这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