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4中暑 (第3/3页)
在上风口能最大程度的避免麦芒、麦壳、尘土吹到自己身上,但谁也不知道风儿什么时候会跟喝了二两酒似的抽风往回吹。
一天下来,总会将自己搞的头上、身上满是尘土和麦芒。
有穿开裆裤的小孩子会觉得这种麦芒、麦壳飞物的场面很好玩,就想着站在下风口来次穿越,被扬场的大人嫌弃的制止了。
之所以制止孩子调皮的行为,一来是孩子皮肤嫩,会被麦芒剌伤,二来也是为了保护被风吹落在地的麦芒、麦壳。
这些麦芒、麦壳并非毫无用处的废物,后面会收集起来用作和泥,用这种泥打个土胚或者抹墙、垒灶、筑炕都是极好的。
生活如此困顿,农民不会浪费掉一丝一毫可利用的东西……
社员的早饭依旧是在田间地头完成,今天职工和学生的早餐也是如此。
为了减轻劳动人员的活动量,苏庆祥昨天晚上贴心的对早餐做了安排,等八点的时候会有人将馒头、咸菜送到田间地头。
八点一过,曲毅和临时抽调的几位同事就推着车子、担着挑子往田边送饭、送水。
人手有限,饭和水是分批次的送过来的,曲毅走到哪儿,停工就停到哪儿。
“哎呀,亲人呐,总算把你们盼过来了。”
“这活可真不轻快,总算能歇歇了。”
“来的正是时候,肚子都咕噜咕噜叫了。”
大家乐呵呵的放下手里的活,急不可耐的走向地头。
经过劳动的教育,饥肠辘辘的职工、学生此时也顾不上洗手了,直接下手抓起馒头来就往嘴里塞,讲究点的会用两个手指头捏,边拿边嘟囔:“不干不净,吃了不病。”
“唐老师,这咸菜硬是要得,明天还有没有啊?”刚出锅的馒头最是好吃,但也需要咸菜佐饭,唐植桐昨儿做的洋白菜根咸菜今天受到了广泛好评。
“那得看市局今天送来的什么菜,我以后尽量每天都给大家拌一点。”唐植桐也饿了,跟在大家后面吃了一个馒头,然后就停了手。
除了馒头咸菜,担来的凉白开也很受大家欢迎。
两个水桶配一个葫芦瓢,累了一早上的职工此刻拿着瓢轮流喝水。
讲究点的会将葫芦瓢略微抬高一公分,不让自己的嘴唇沾到瓢边。
不怎么讲究的就直接喝。
水是最先见底的,唐植桐跟着挑水的同事一块返回了临时宿舍。
好歹也算临时食堂的一份子,饭随时可以吃,略微填饱肚子后,给大家伙送早餐才是正理儿。
苏庆祥昨天打的电话起了作用,过来送物资的卡车今天增加了两辆,拉来了各种规格的木板和施工人员。
当唐植桐回到临时宿舍的时候,施工人员已经沿着地铺挖坑搭架子了。
还没到中午,架子已经搭设完成,唐植桐过去瞅了一眼,架子质量不错,顶部是用木板一层层迭起来的,即便真的下雨也不会发生外面大雨、里面小雨的情况。
从昨天晚上开始,一直在吹南风,今天的气温也在一点点的攀升。
有了架子,浑身疲惫的职工和学生终于能在午休时间躺下休息一会了。
下午,唐植桐没有再跟着去劳动,今天送过来的菜是笋和黄瓜,还有点红水萝卜。
这些菜清洗起来并不费劲,但在切的环节很费功夫。
舒晴和付彩云虽然不是专业的厨子,但身为女性,从小在家就接受女孩子必须通厨艺的教育,切起菜也很熟练。
三人一人守着一副案板,唐植桐一边切,一边听舒晴和付彩云聊着这两天的八卦,谁谁谁尿急没憋住,谁谁谁大解没找到纸等等。
听着这些令人忍俊不禁的八卦,唐植桐有些恍惚。
这种感觉似曾相识,仿佛回到了给资本家当牛做马的日子。
明明大家都是在一个办公室,为什么女同志的消息就比男同志灵通呢?
这边蔬菜切了一半,有人担着水桶从外面一路飞奔过来。
“慢点慢点,一个大小伙子了,还毛毛躁躁的。”
“可不能慢,有人中暑了!大夫让挑两桶井水过去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