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42章 想得有点多(4k)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第1342章 想得有点多(4k) (第1/3页)

    虽然坏处都有应对,但是风险就是风险,永远都是存在的,冒着这些风险,领导就想知道相比于在地下,冒这些风险到底值不值。

    高振东自己说了也许是不一定是对的,但是无论如何,他的看法总是有见地的,能把思路拓宽不少,至少在这一点上,领导对他有信心。

    毕竟这么些年,这位科技工作者一次又一次的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和眼光。

    高振东早就等着了,这件事情是必然要说清楚的。不用深入细节,在防工委领导这个层面,也不需要说细节,只需要把大方向上的问题上说清楚就行了。

    “首先,在地面施工,可以多工作面同时进行,只要资源投入及时,组织协调得当,其建设难度无疑要比挖石头山低很多,而且相应的工期也要减少很多很多。”

    高振东说这话的时候,领导才隐约想起来,面前这位年轻人不只是一位能力极强的科技工作者,同时在管理方面也有非常出色的能力,他撰写的项目管理方面的书籍,现在依然是各大高校和厂所在项目管理方面的必学内容。

    刚才忘了这茬儿了,要是早一点想起来,估计他对刚才高振东的话的相信程度还要高几个级别,不过现在想起来也不晚。

    对于高振东说的在建设难度和工期方面的好处,他没有任何的怀疑,毕竟这东西一眼都能看得出来,在地面上和在地下,别说现在了,就算是放到几十年后,差别也是极大的。

    “上面这些好处自然会带来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成本会有明显的降低,在地面上修东西和把一座石头山挖空,无疑是前者要省钱得多,而且在建设期的安全管理上,也要方便得多。”高振东继续道。

    “嗯,这是肯定的……”如果抛开保密和运行安全方面的顾虑的话,无疑地面上修建建筑就要简单得多了。在石头山里挖出一栋9层楼的大楼很有难度,但是在地面上修一个长宽数十米,9层楼高的大楼就简单得多,就算这是大跨度结构,总的来说技术难度也是可控的。

    如果再搞点往下挖一段的辅助手段,那建设方案的选择也能更多,不管怎么说,从地面往下挖和掏空一座石头山相比,依然是前者更简单省钱。

    “但是,这样一来,没有山体天然的防护,辐射问题……”山体还有个好处是,地下的辐射会受到山体天然的阻挡。

    高振东笑了起来:“领导,其实都一样,毕竟不论在山里还是地面,辐射首先就得满足运行人员安全需求,而这一点,在山里还是地面的代价都是差不多的,因为运行人员都在工程主体和附属设施里工作,这一条是不会变的。而一旦满足了运行人员的安全需求,其实对于周边的影响,也就没有多少了,在地面并不比在山体里需要花费多出太多的代价。”

    地面相比在山体里,在这方面会有一些额外的防护支出,但是更多还是在管理支出方面,在硬件条件建设上,多不了太多。

    一语惊醒梦中人,防工委领导顺着高振东的话往下一想,嘿,还真是这么回事。

    “难度低了,工期短了,钱也少了。而且建在地面上,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选址更加自由。建在三线,这个大方向不变,但是具体建在哪里,选择面可就大多了。”

    原本的选址是很困难的,远的不说,相关专家同志几乎把西南F4的地盘都看遍了,最终才选在乌龙口。因为这里的山够大、够结实、离水源够近、交通够方便、安全性够好……

    要说这个,同志们还得感谢高振东,他组织人手帮助地资局的同志改进的地震仪,在这方面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但是仪器毕竟是仪器,在这方面,高振东也是有考虑的。

    “领导,地下情况的探测,现在依然是个难题……”别说现在了,就算是到了几十年后,地下的地质情况依然是连蒙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