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章 忠义将军终投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第十六章 忠义将军终投水 (第1/3页)

    ' class="BMcG">陌上香坊-版权所有 请支持作者的辛苦创作,支持原创。 -

    看正版言情,来陌上香坊()

    先推一本佳炎朋友的书《君初识故人归》

    ———————————————————————废话不多,上正文——————————————————————

    战一直持续了许久。王亲自带兵乘势紧逼,并派遣太子与段忠国共同领兵迎战于江口(今大理市下头镇),与那前来救援的吐蕃神州都知兵马使论绮里徐相互配合,终于将唐军成功全部围困在了江口城中。至此,号称二十万之众的浩荡唐军,已然所剩无几,虽然还在奋力的顽抗着,但胜败已成显而易见之定局。

    迎风站于洱河(西洱河,洱河下游)溿,李宓万分沮丧,蓦然回想起那夜与紫陌之间的秉烛长谈,这才真正相信她那夜所言并非虚假。然而此时明白,似乎一切都已经晚了,这战打得不值,输得更是惨不忍睹。正是如她所言般:流血成川,积尸壅水!

    然而除此之外却还有一事,令他坐卧不安,就算是死也让他死不瞑目。那便是她最为可怕的另一个预言——安史之乱。

    “元帅,何大人来了,是否要让他过来?”一名亲兵询问着,虽然已极力想使自己声音听起来平静一些,却依然难以掩饰地颤抖。

    李宓轻叹一声,深深吸着那充满血腥的气息,背对着那亲兵,终于缓缓点了点头,“唉!请何大人过来吧!”

    亲兵听得一阵哽咽,黯然泪下,想要劝慰却不知从何说起,只能抹着泪水的退了下去。

    那亲兵走后,李宓扶帽整冠,拍去了身上的尘土,面对正北拜了又拜。随即撕下了战袍,咬破指尖,以血为墨,以指为笔,将一腔热血全然洒在了那战袍之上,只盼何履光能够不负重托,能够将此血书交于圣上面前,从而保得大唐万载江山。

    听闻主帅传召,何履光亦是心头一紧。多日以来,与这主帅相处久了,才发现此人并非百无一用的老书生。虽然文官出身的他,但调兵遣将起来,却也并不输于武将出身的自己。且此人忠肝义胆,实为大唐栋梁之材。久而久之,对他也颇有几分敬意,且此战之败,却也算不得他一人之失。于是一见主帅便跪倒他的面前,失声痛哭,宣泄着内心的压抑之感:“元帅!我军如今……唉!都是末将之错!都是末将之错呀!”

    李宓苦笑一声,抬手将他扶了起来,声音中却带着无限喑哑,“何大人不必如此,我军胜败已是定局。李某作为主帅,自知愧对朝廷,愧对圣上,已决意一死以谢江东父老。过临死之前,还有一心愿未了,想请何大人代为转达!”

    何履光听出了他言语中的死意,又急又悲,连忙上前拉住了他的衣袖,恳切地对他说道:“元帅,这胜败乃是兵家常事,您可千万不要想不开啊!这若是一死以谢天下,固然是忠良节义之举,但如此客死异乡,您府上又当情何以堪呀?不如留下这有用之躯,咱们来日方长,大唐军多将广,总会攻下这区区南诏小国的呀,这心愿还是元帅自行了却吧!”

    听罢此言,李宓更加难过。心中不断的浮起那预言之中的情形,以至泪流满面都全然不知。然而却又不知该如何向得何履光说起,毕竟那南诏太子妃身份太过特殊,且事情又太过诡秘,之中所牵连之人又甚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