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8章 最大的敌人是西伯利亚的极寒气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8章 最大的敌人是西伯利亚的极寒气候 (第2/3页)

感。

    只要保障粮食安全,那么局势就不会崩盘,也不会打断发展的进程。

    所以,杨轩的精力不仅要放在对外战争上,还要对内恢复生产建设,发展生产力。

    好在十余年来,朱慈烺一直跟在杨轩身边学习,受杨轩的言传身教,能力提升巨大,现在能为杨轩分担不少压力。

    从现在的他的身上,隐隐能够看出老朱的一丝影子。

    但因为两人的成长经历不同,朱慈烺是注定成不了老朱的。

    老朱出身最底层,身上有一种草莽气,而朱慈烺出身皇家,自幼便被立为了太子储君,身上有一种贵族气质,成为皇帝之后更显威严。

    等再过些年,他彻底成长起来之后,或许能够成为一个贵族出身的老朱。(大概就是陈/宝/国版本的老朱的那种气质)

    ……

    西伯利亚人的路数,明军已经摸透了,后面是越打越顺。

    在第一阶段的战争之中,他们的精锐就已经被明军消灭的差不多了。

    剩下的在明军强大的攻势下,和精湛的战术下,一败涂地。

    甚至到了后面只要明军说管饭,西伯利亚人就会成片的投降。

    由此也可以看出他们的生存条件有多么恶劣。

    大明和西伯利亚人之间并没有化解不开的仇恨,双方之间的战争现在也可以看做是内战,因为在万历年间,西伯利亚地区就已经归降大明了,大明在西伯利亚地区设立了十多个宣慰司。

    这就给大明收复西伯利亚地区提供了法理上的支持。

    大明收复西伯利亚就是收复自己的领土,是正义的行为,而其他国家占领西伯利亚地区就是侵略行为,是不正义的。

    所以,大明和西伯利亚人之间的战争,必须定义为内战。

    这是出于国家层面的考虑。

    我们打仗,自古就是讲究师出有名。

    哪怕是造反,也要有一个合情合理的理由。

    让将士们知道为什么打仗,有助于提升军心和士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