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卷 盛世 第三十二章 大汉天军(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第五卷 盛世 第三十二章 大汉天军(三) (第1/3页)

    远在庙堂之上的大皇帝,却不知道自己的“新军队”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已经渐渐高大了起来,他正在计划着另外一件事情。

    通过征兵事务,大皇帝颁布了一系列的诏令,以求移风易俗,使大汉国百姓的结婚时间朝后推移五年左右,以更符合人类的生理情况。但在征兵之后,大汉国的军制和官制也面临着重大改革。

    要说起来,大皇帝当初根本没有想到,新军队的建设,竟然能触动这么多方面的事务,更需要进行这么多方面的修改。

    首先改动的当然是军制。在建设大汉天军的初期,刘常满并没有准备在全国实行——治大国如烹小鲜,先在一个地方实验,然后再推广到全国,才是比较稳妥的作法。

    于是,最早的时候,刘常满仅仅是在关中地区实行了新制度。对于新军队的建设,大汉皇帝也只是知道一个方向,很多东西都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因此,在皇家控制最为严格的关中实验,那是再好不过了。

    大汉皇帝按照后世的“职衔分离”政策,将部队设置如下。

    首先,在军衔上,设置了将、尉、校三级军衔。分置大将军,上将军,偏将军三个将级军衔,又设都尉、卫尉、副尉三个尉级军衔,都校、偏校、裨校三个校级军衔。这么一来,军队中谁的军衔高,谁地军衔低,就成为了一目了然的事情。

    然后。又将部队分设成五人一伍。设伍长。一般由士兵担任;四伍一队,设队长,一般由裨校、偏校级军官担任;六十人一都,一般由都校级军官担任。五都一曲,由副尉、卫尉军官担任。

    曲以上的编制,则分为部、将、军等,分别由相应军衔的军官担任首领。军队的最高指挥官,当然是大汉皇帝。没有大汉皇帝的命令,任何人不得私自调动军队,包括各级指挥官。

    但这么一来,大汉皇帝就发现了一桩极其不好的事情:这样的话,如果军队是在关中附近,那倒是好控制,可是如果军队驻扎在外地。那就很麻烦了。

    如果必须得到皇帝地命令才能调动部队。那部队地灵活性几乎就不存在了。但如果不让得到皇帝地命令就可以私自调动军队,那造反的可能性,可就大大提高了。

    而且。在大汉国的传统上,其实应该说是从周朝以来的传统上,地方长官同时都是当地驻军的长官,因此地方势力都是很大的。

    按照大汉国的官制,地方各郡国其实是有极大地自治权的,很大程度上,一个郡国治理的好坏,基本上就依赖于该郡国的太守或是国王的能耐了。但如今有了精锐部队后,刘常满就觉得,这种办法,其实很不安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