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卷 盛世 第二十七章 养儿之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卷 盛世 第二十七章 养儿之道 (第2/3页)

但这样也有很多坏处:藩国过多,势必影响中央集权不说,还给不安于本位的皇子们造反提供了条件。著名的七国之乱,就是源自于此。

    而从唐朝开始,诸王都不再拥有实地,只是有一定的食邑罢了,管理权完全收归了中央。因此各皇子虽然仍然封王,但其实只是一个住在京城里地高官罢了,根本不是汉朝意义上的“诸候王”。

    不过唐宋两朝的皇子们,还都会委任以一定的职权,以锻炼其办事能力的,象唐朝的时候,就有很多皇子曾经担任过高官,而宋朝的“判开封府”一般都由亲王担任,应该来说,这两朝的皇子们,肯定还是有一定能力地,虽然能力远远不如汉朝需要管理一个小型地国家那么高明,只相当于一个普通的大臣,但也还是差不多的。

    可到了明朝,因为成祖朱棣是造反夺来地皇位,为了杜绝此事的再次发生,于是朱棣定下了国策,基本上除了太子之外,其余的儿子都被养得跟猪头一般,根本没有任事之能。不但如此,明朝还死死限制,凡是王爷的妃子,公主的驸马,全家都不能做官,以免借助外戚势力威胁皇位。

    要说起来,大汉皇帝觉得,象大汉国这样的办法养育儿子,确实是很不错的,最起码保证了儿子们的竞争力和能力。但在嫡长子继承制的前提下,同时拥有几个厉害的儿子,可就是很恐怖的事情了。.手机站cn

    但若要刘常

    朝那样,把儿子们都养成那种在敌人兵临城下,围城库中尚有巨万钱财、无数粮粟的王爷们,却一点也舍不得拿出来犒赏军队的猪头,刘常满是绝对不干的。

    “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可这当父亲的,哪儿有不替自己儿子打算的呢?要说起来,成吉思汗的法子,倒也可以一试的。”刘常满在心里想着。

    成吉思汗的一生,是戎马倥偬的一生,他仿佛对于统治世界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欲望,对于儿子们的培养,他也有自己的一套办法。

    成吉思汗的儿子们和草原上的普通子弟一样,从小就跟着军队打仗,直到长大**。在这个过程中,儿子们自然而然的学会了许多东西,成吉思汗也打下了极其广阔的江山。

    于是,在成吉思汗去世之前,他便把自己名下的一直打到了欧洲的整个国家一分为四,分别封给自己的四个儿子统治。

    当然,刘常满不是成吉思汗,中原也不是草原游牧民族,他对于土地也没有这种渴望。但大汉皇帝现在的疆域,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比成吉思汗还要大得多。

    整个美洲的疆域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