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长乐未央 第十章 告急 (第3/3页)
但这次要出征了,刘邦身在前线,自然没法再管这些东西,这才令太子统关中事务。从某种意义上说,从刘邦这道诏令发下来后,刘常满才真正的象一个“秦王”,而不是象原来那样,不过是个监察大臣。
不过之前大汉皇帝为了“造人”起见,已经放兵士尽行归田,要重新征调回来,需要两三个月地时间才行,各诸候国的情况也大致如此。而就在这段时间中,却发生了一件不同寻常的事情。
汉六年九月底,大汉皇帝突然游兴大发,诏令天下,说自己要往游云梦大泽,并诏令梁、韩、赵三王及相不用前往陪同,只需要在国内尽力征调士兵即可。
按理说,眼看就要过新年了,皇帝没理由再出去巡游。再说了,九月底已经是秋冬之际,草木摇落,露重霜冷,有什么好看的?不过他是皇帝,他说自己游兴大发,那就必定是游兴大发了,诸臣下当然得满足皇上这么一个小小的要求。
于是汉六年九月二十三,大汉皇帝带着几千卫兵,到了陈县。
云梦泽在楚、淮南、长沙三王的交界处,按照古例,天子出巡,诸候当然得尽臣子之礼,等皇帝快要到达自己国家时,要前往行在拜谒天子,皇帝在自己国内游玩时,诸候亦得全程陪同,尽量满足天子的要求。
皇帝到达陈县时停了下来,说是要追思陈胜王的功绩,准备沐浴戒斋三天,然后再去砀县,亲自为祭祀陈胜王。在皇帝出发前,就曾遣使讽谕楚王韩信,让他前往陈县拜谒。
韩信虽然有些惊疑,不过想来自己并无过错,再说又与太子过从甚密,想来不会有事,于是便把国政全部交给相国李左车,自己前往陈县拜谒。
然而一见之下,韩信当即便被刘邦派人拿下,捆绑后塞进车里。
“阿爹真厉害,捉拿韩信的时机,果然把握得恰到好处。”接到李左车的飞鸽传书,刘常满便知道刘邦此次出游纯粹是假的,肯定是打着韩信的主意。
如今刘邦准备前往代地进击匈奴,周围的诸候都不足虑,他心里最担忧的,就是这个韩信。一旦刘邦前往代地后韩信造反,恐怕大汉帝国所能保有的,就仅剩关中这一块地方了。因此在出发之前,刘邦肯定要解决了韩信。
果然,刘邦接下来的行动表明,他此次出行,根本没有巡游的意思,拿下韩信后,刘邦当即起驾,扭头又回到了洛阳。
据说,捉拿韩信的原因,是韩信麾下一个叫乐说的人前来告密,说是韩信要造反。其实刘常满知道,这个乐说根本就是刘邦安插在韩信身边的眼线,这次正好用上。
“召内史,楚王此次被擒,你有什么看法?”长乐宫中,刘常满问召平道。
“以臣所见,皇上此举,恐怕早有布置。”召平想了想说道。
不过在人家父子之间,他这已经算是很坦白很交心的话了,刘常满心里非常清楚。赞许的看了召平一眼,刘常满这才接着说道:“召奴如今在我身边也有些日子了吧?不如这次让他前往秦莹将军帐下效力好了。”
召奴是刘常满的内侍长之一,移居长乐宫前,刘常满身边的杂事基本上都由他处理。但移居长乐宫后,因是皇宫内院,大部分事务就移交宦者令,召奴也就闲了下来,因此刘常满也想趁着这次攻匈奴,给他个升官的机会。
“多谢太子。”召平和刘常满相交已久,刘常满的心思如何不知?按照目前的趋势下去,等太子立国,自己当然会被封候,但若儿子能多建军功,自己一门两候,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皇上所忧者,诸候之中以楚王为最。如今楚王被执,恐怕天下封建之势,又要大做变动了,太子还得多用些心思才是。”召平想了想又说道。
这些话就不能点得太透了,再说得过多,那就是公然挑拨帝王家事,极有可能给自己带来不测之祸。
不过刘常满是聪明人,自然明白他的意思。
“召叔叔放心,我自有分寸。你回去告诉萧丞相,让他在关中给我精选五千骑兵,我要亲自训练!”刘常满说道。“召平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