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长乐未央 第十章 告急 (第2/3页)
等大汉立国之后,这才发现原来河套地区已经被匈奴牢牢占据。其实从项羽分封时候,河套就已经归了匈奴,天下用兵数年,已经十室九空,刘邦自然也没有再把河套地区夺回来的心思。那个时候,中国正忙着窝里斗,谁有心思去管那块“荒地”?
因此一直以来,秦莹、商所镇守的,都只不过是秦在开拓边疆前的防线,也就是故长城防线了。
然而就算这样,这匈奴竟然还敢派兵攻击大汉国,难怪刘邦愤怒了。不过他倒并不算紧张,因为匈奴人以骑兵为主,而且并没有什么攻城器械,一般来说,强攻长城这样的要塞,可不是他们的作风。
此时大汉朝的兵马,才刚刚放归田里四个月,刘邦也不想兴兵,因此生气了一段,就抱着不去管他的态度,只是下谕让秦莹加强防守就是。
秦莹虽然是个女将军,却正是水一带的本地人,而且自来忠心耽耽,刘邦对她极是信任,想来那匈奴人只不过侵扰一番,自然得再退回去。
刘邦此料果然不差,那匈奴人试着攻了几次,却发现自己的骑射工夫固然厉害,但在坚城之下,却是没了用武之地,也就只是在外围骚扰,再也不接近城墙了。
然而到汉六年十月,刘邦的哥哥,代王刘仲却从代地逃了回来。
这个刘仲。乃是刘邦仅存的个哥哥。封刘太公为太上皇之后,为体现“尊尊亲亲”之意,刘邦便把自己这个只会种田地二哥给封做了代王。
然而刘仲确实只是块种田地料。让他做个国王,主管一国政务,真正是难为了他。这不没过多久,匈奴人一次小小的骚扰,就把他吓得弃国而逃,带着家属奔回了洛阳。
但见了兄弟的面。总不能说自己是这么没脸地逃了回来,当下便把情况说得严重了十倍,好象整个匈奴的主力都在进攻他似的。说完后,见刘邦面色不豫,似信非信,他又连忙告了一个罪,跑到新丰城来,跟老爹住在一起。避免弟弟再找自己麻烦。
对于自己这个二伯的能耐,刘常满心里也是一样有数。不过血缘关系在那
,不管怎么说,在刘氏家族之中。除了刘太公,就刘邦也拿他没法,只好把他的王位给废了,改封为合阳候。
匈奴人原来只不过是想骚扰代国一下罢了,没想到这么轻轻一骚扰,代王就弃国而逃了,让匈奴人大喜。冒顿当即派了自己的左谷蠡王带领楼烦、东胡、沧海诸归属国地人马,入寇代地。
但这么一来,刘邦就不能坐视不理了。
或许秦始皇帝取了河套,那算是侵略人家匈奴,所以人家又夺了回去,算是打个平手,刘邦可以不用管它。但与河套不同,自从赵武灵王以来,数百年间都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可能送给匈奴人。
于是刘邦大怒,征发三河之士,又下诏韩王信、赵王敖、梁王彭越各自率兵前来,和自己一起进攻代地。更移诏关中,令太子刘常满掌管关中所有事务,谨防匈奴、月等国入侵。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对于这种事情,刘常满自然责无旁贷,全力以赴。
—
经历了这八九年的磨炼,刘常满早已完全融入了这个时代,也更习惯了以大汉太子的身份去看待所有事情了。不过越是这样,刘常满越是经常感叹,自己阿爹能从布衣升格为天子,虽然确实有很大偶然性,但毫无疑问,这其中刘邦本身身力,绝对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原因。
要说刘邦,少年时游侠浪荡,成家后也不过一个小小亭长,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在经历了七年战争之后,心机之深,可以说在整个大汉国,也唯有张良与他能有一比了。
就说这次出兵代地吧。刘邦目前的临时首都乃是洛阳,因此在出征时,刘邦便把周围的诸候全部抽出,和自己一起前往攻打代国,那些在外围的诸候,就是想造反,也得先越过梁、韩诸国地国境对不?
再说对刘常满的安排,原来刘常满在关中的名义乃是“监国”,但其实不过是个坐旌的,民政由萧何管理,军政由商、秦莹分治,而这三位,全都是刘邦直属地部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