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三大战役 (第2/3页)
国的重武器向前线聚拢,来解决我军在火力上的困境,你们要是再打不好,就等着上军事法庭吧!”
首相都这么说了,前线的意大利指挥官们自然也找不到推诿的借口,纷纷向贝尼托保证,会在一个月内把军队推进到威尼斯城。
……
一时间,意大利方面加快了对布伦塔河防线的攻势,贝尼托亲自督战,并且集中全国资源支援前线,布伦塔河防线终于出现了动摇,这迅速引起了德国的注意。
在柏林,阿道夫决定进一步增兵奥匈帝国战场。
“现在,我们在奥匈帝国的军队已经超过二十万,还有十五万的奥匈帝国仆从军,但是这还远远不够。”
“借鉴于西南方向,意大利加快对威尼斯地区的攻势,我们必须尽快摆平奥匈帝国的叛乱问题,在年底以前,彻底拿下奥匈帝国。”
“所以,我决定再增援二十万帝国军队进入奥匈帝国,两个月内彻底歼灭奥地利联合政府,年底以前,奥匈帝国的战事要彻底平息。”
“我们要赶在意大利人拿下威尼斯之前,稳定奥匈帝国其他区域,再反过来和意大利磋商利益划分。”
阿道夫的命令很快就得到了落实,这次,通过对奥匈帝国的战争,也是阿道夫进一步收拢军权的契机。
毕竟德国军国主义盛行,军队在国家事务中甚至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只有彻底拿下军队,阿道夫的统治才能真正得到巩固。
而随着德国方面的增援,这让本就已经处于劣势的大奥地利联合政府军,也就是工党武装所面临的处境,更加雪上加霜。
1934年10月下旬,东普鲁士的德军沿着铁路南下,从波西米亚的东北部迂回,和德军主力两面夹击波西米亚工党势力范围。
同时,德军开始分出一部分兵力,向着斯洛伐克和加西利亚两个方向发动进攻,基本没有遭到抵抗,就占领了斯洛伐克大部分地区。
这两个区域,主要掌握在奥匈帝国地方政府手中,同时有少量地方民族武装活动,不过,相对于组织严密的工党武装,这些地方民族武装基本上是乌合之众,随着德军的南下,基本望风而降。
对于德国进攻奥匈帝国政府控制区,布达佩斯的奥匈帝国政府,仅仅是发表了一些谴责。
现在,布达佩斯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在北线和西线,被德军打的节节败退的联合政府军,在东南部却取得了巨大优势。
在10月中旬,联合政府军距离布达佩斯已经不足七十公里,同时,匈牙利地方工党,也终于有了动作,他们通过和克罗地亚反哈布斯堡势力的合作,终于重新组建了武装。
在匈牙利控制薄弱的南部,对匈牙利政府发动频繁的侵袭,极大破坏了当地的社会秩序,这让匈牙利后方动荡,兵员招募和粮食征收都受到影响,进一步加重了布达佩斯的危机。
同时,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两个地区的克罗地亚人,塞尔维亚人,也正式竖起来旗帜,公开宣布要和塞尔维亚组建南斯拉夫国,脱离哈布斯堡、匈牙利和奥匈帝国统治。
这也意味着哈布斯堡皇室对奥匈帝国统治的正式瓦解,此前哈布斯堡皇室至少还名义上控制着奥匈帝国大部分区域。
现在,依旧听命于奥匈帝国中央,也就是布达佩斯政府的区域,只剩下匈牙利部分地区,达尔马提亚,还有威尼斯东部。
问题在于这三个地方,并不连在一起,已经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的,威尼斯地区还受到斯洛文尼亚和维也纳的背刺,前者加入南斯拉夫,后者工党和威尼斯的奥匈帝国残余势力更是明确的敌对关系。
现在,就连奥匈帝国海军也受到了影响,他们彻底失去了布达佩斯的联络,并且受到南斯拉夫的威胁。
这使得奥匈帝国海军的奥地利指挥官不得不暂时将部分力量向依旧忠于布达佩斯奥匈帝国中央的达尔马提亚地区转移。
以防止所谓南斯拉夫国武装势力对的里雅斯特,还有阜姆,也就是里耶卡形成威胁,达尔马提亚的扎达尔港成为了海军的新指挥中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