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二十二章 世界经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二十二章 世界经济 (第3/3页)

主动退场,一方面是受到此前北伐战争的影响,另一方面是考虑未来远东帝国战争风险问题。

    毕竟从古至今,淮海地区就是远东帝国战争和灾害频发的区域。

    而东非的撤出,也引发了一些连锁反应,就比如淮海地区东非扶持的利益代言人,也向外转移,甚至是落户南洋,毕竟他们过去发展起来,和东非的支持息息相关,东非人走了,自然有一部分人会跟随。

    一方面,东非撤出,他们的安全感就会动摇,另一方面,他们不信任金陵政府,金陵政府背后可是英美,和东非不说敌视,也是相看两厌。更别说金陵政府本身的腐败和无能问题,就足以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而这就导致,近些年来在西安和山城,淮海地区的商人明显增加,这其实也是跟随东非政策转变而发生的结果。

    远东市场之后,才能轮得到南洋地区,南洋能成为东非第四大市场,主要得益于东非对南洋地区的重视。

    而南洋市场,并不仅仅涉及到东非的殖民地,同时包括东南亚,东印度群岛等非东非殖民地区域。

    就比如东印度群岛,荷兰人显然无法阻止东非进入这块市场,毕竟不让出一部分利益的话,他们自己也害怕东非会采取强硬手段,除此外还有暹罗这种中立国家,法国的印度支那殖民地,东非虽然说做不到独占市场,但都可以分润一部分利益。

    最后是中东和中亚市场,这块市场是东非近十几年来,扩张仅次于南美的市场,贸易规模虽然不如南洋,但东非布局南洋的时间可比中东,中亚要早很多。

    而且,东非对中东和中亚市场的重视,近些年来也在快速增加,环印度洋沿岸地区,本身就一直是东非优先做的事,而南洋和中东,中亚也更容易打开局面,不像南亚和澳大利亚被英国经营的固若金汤。

    在南亚和澳大利亚,东非投资和出口受到英国的限制和阻碍,不过,除了英国以外,东非对上述地区经济上的影响力也比其他国家要强。

    弗里德里希皇储说道:“帝国的海外市场,整体上是在一步步构建的,总体可以形容为北失南补,在欧洲和远东,以及北美,我们很难发挥,但是,南半球一个以帝国为核心的经济体系正在悄然成型。”

    东非海外市场的布局和扩张,明显受到东非地理位置的影响,很明显,东非在南半球的市场范围越来越大,利益链条越来越多,在赤道以南,东非根本没有竞争对手。

    唯一在南半球有影响力的其他列强,主要是英国和美国,但是,英国在和东非的竞争中,明显处于疲软状态,随着时间推移,这一点也会越来越明显,直到有一天,英国会完全退出。

    而美国,在和东非的竞争中,也很难取得优势,尤其是东非在南美构建的贸易体系彻底建立之后,南美和东非的关系会进一步得到加强。

    而美国能做的,只有破坏和恶心东非和南美大部分国家的合作,除非东非自身衰落,否则美国这些小手段,不可能推翻东非在南美的优势地位。

    弗里德里希皇储最后说道:“东非发展相对于其他列强,基本上是不断进步的,而最后,需要关注的是苏联和日本两个国家。”

    “苏联方面,二五计划正在稳步推进,二五计划完成后,预计苏联将坐稳世界第四大工业国位置,并且威胁到德国第三工业国地位,苏联如果能一直和平发展,并且按照当前增速,那十年内,其工业必然彻底超越德国。”

    “毕竟苏联现在工业发展模式走的路子,就是东非过去走过的,以苏联的人口和体量,想要超越德国这种中等规模国家,并不算太难。”

    “至于日本,日本经济和现在德国一样,重点发展军事工业,短时间里可以刺激经济,但是后续必然要通过战争来转移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不可持续。”

    “而日本工业体量和其他列强差距很大,甚至未必比意大利强,不过,日本海军实力确实不容忽视,尤其是配合其地理位置后,想要对付其海军,就更加困难。”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