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卷第5章 巧解诗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卷第5章 巧解诗意 (第3/3页)

手脚的窘境,李白也许感到很意外,自也是明白了这官场的黑暗,只这“惟才是用”的政策之外,原来还有另一股力量左右着。这也使得他郁郁不得志,也因此才有了“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的诗句,无非是以喝酒来排遣内心的压抑和苦闷,暂时的忘却政治人生的失败,在醉眼朦胧中纵声放歌,恢复本真xing情,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超脱。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一杯复一杯,到“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李白醉矣!后面皆为“酒话”,却是李白心声。俗语说:酒后吐真言。李白趁醉将满腹真言和盘吐出。“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李白追求高级层面的精神生活,藐视庸俗的物欲和感观刺激。宁可长醉而不愿清醒,因为所见皆俗物,不堪入目:权奸当道,能才委屈,宫廷声色犬马,歌舞升平,只顾追求享乐。李白鄙视这样的生活,自也不会同流合污。他有种曲高和寡的孤独感和寂寞感,一方面蔑视官僚们的庸俗,一方面对自己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又无可奈何。所谓“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那是李白自我安慰之言。他自比圣贤,志颇清高,既与俗人不能共舞,从古圣贤那里倒可觅得知音。李白是寂寞的,但他又难忍寂寞,遂学陈王曹植斗酒十千,不作圣贤作酒仙。即便如此,他仍至始至终在出世入世间痛苦徘徊。入世不得却不甘放弃,心中仍有期待;可惜出世也难,求仙访道终成空,名山大川走遍也不得彻底脱离俗世。李白在由入世到出世这条路上,可说是“一步三回头”。“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李白与曹植怀有相同的情感。曹植被贬为王,又遭曹丕打压,终生郁郁不得志,空负一生才华。李白比之于曹植,感叹之余又想表现出洒脱,其情态可见凄凉。

    及至“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太白绝世已然大醉!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真是肝胆欲裂,写尽内心的痛楚和绝望。诗篇落脚一个“愁”字,纵横捭阖之势,慷慨豪迈之气,倏然收归,把所有勃发之情都凝聚成“愁”了。这是太白居士对自己一生追求的一次总结。”

    黛玉脆如ru莺的声音却说出了这般的道理,竟让林如海和一旁正泡茶的无心一愣。

    无心不觉感叹:“施主这女公子,未来必定非常人也。”

    林如海虽然得意黛玉这般年纪却有这般见解,却还是问道:“只这番理解是谁教你的。”

    黛玉微微一笑:“原也是娘亲有空时候跟我讲了李白的一生,因此看了李白好些诗歌,才有这番的想法,只也不知道对还是不对。”

    林如海点了点头:“虽然是不差,只玉儿,这政治两字万不可再说,不然只会有祸事的。”

    黛玉虽不是很明白林如海的,却还是乖巧的点了点头。

    黛玉想到这里,不觉笑了起来,想不到如今这无心主持竟然还记得这事情。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