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高论 (第2/3页)
帝国。
弗兰茨起初不知道为什么这些人会如此忘恩负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也理解了其背后的缘由。
很多企业家和工厂主都将纳税视为亏损,而贿赂则是投资。虽然贿赂本身可能比税收的成本更高,但效果却更直接,比如得到官员的庇护和青睐。
所以他们将其视为一种长期投资,一种更加聪明的做法。
相对而言,纳税很难带来直接的好处。而且那些依法纳税的工厂主们往往会在竞争中败于那些“投资”了关系网的企业家。
在几百年间劣币不断驱逐良币已经让人们形成了惯性思维,商人们对帝国政府不信任,帝国的官员们习惯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为自己牟利。
两者可谓是惺惺相惜,反而是弗兰茨的出现让一切显得那么不正常。
说到底此时贿赂官员虽有风险,但风险并不大。
一方面是被发现的概率很低,另一方面则是处罚力度很小,往往是搞搞拿起给弗兰茨看,然后轻轻放下为下一次合作做铺垫。
而且所谓的贿赂方式十分隐秘,甚至可以说是高明。大量专业的掮客,他们的操作甚至让弗兰茨这个后世人都感觉眼花缭乱。
如果他不是站在皇帝的位置,很多操作根本就发现不了。
逃税、避税的手段也是五花八门,更是有大量专业人士参与其中,往往能把审查人员绕得晕头转向,甚至不是那种超凡天才都很难发现其中马脚。
最恶心的是作为普通官员,即便发现了其中马脚也很难处理,几经申辩往往就是十几年过去了。
这个时候对方的手段也已经推陈出新,结果往往是徒耗光阴。
而且那些商人并不希望向公开自己的情况,他们觉得这是被迫外泄自己的商业机密。
弗兰茨决定帮他们改一改自己的臭毛病,不过在那之前他还是要将经济大权牢牢握在自己的手中。
弗兰茨虽然进行了多次税制改革,取消了保税人、地主代收等落后的制度,但收税依然十分困难,偷税、漏税的情况十分普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