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维也纳宣言》 (第3/3页)
线才是他们的主业。
很多私掠船都准备了多国国旗这就导致英国人很多时候都搞不清楚到底是对方太强,还是己方的私掠船太不当人。
海上霸主的英国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其他国家了。
所以私掠船便就此退出世界舞台,甚至海盗也仅存在于加勒比海和东南亚。
不过历史上的加勒比海盗并没有电影中那般风光,实际上的加勒比海盗几更像是索马里海盗那样的组织,他们大多数是由一些穷苦的渔民组成,使用简陋武器靠博取对方的同情来实施偷袭。
然而此时由于英、法、奥殖民地的建立,这里的海盗很快便彻底成为了历史。
第二条悬挂中立国旗帜的船只即使载有敌方货物也应受到保护,不得捕获。
不过货物中不该存在枪支弹药等战时违禁品。
第三条则是悬挂敌方国旗船只上的中立国货物不受捕获,这也就进一步保护了中立国财产。
同样是违禁品除外。
第二、第三条基本上可以算作一条,那就是对中立国和中立国货物的保护。
听起来有点那么大公无私的意思,不过请看好条约上写的是悬挂中立国旗帜的船只,而非中立国船只,这就很有讲究了,操作性也高了很多。
至于所谓的中立国货物那就更有意思了。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国家争当中立国,毕竟明面上可以享受这么多好处,暗中还能利用这重身份赚外快。
何乐而不为呢?
搞得弗兰茨都有点想宣布奥地利帝国是中立国了。
第四条则是封锁必须有效。
这个听起来有些奇怪,难道还有无效封锁?
事实上还真有,不过主要是在反法战争期间,各国都很喜欢宣布自己封锁了某某海峡,某某区域,结果搞得整个海上到处都是禁区。
表面上商船完全无法通航,但实际上根本就遇不到拦截军舰,商船完全可以畅通无阻,只要躲着点那些私掠船就行。
这种不具备真正效力的封锁便叫做无效封锁,又称“纸面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