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维也纳宣言》 (第2/3页)
英国人的提议在此时便显得分外诱人。
不过为了增强约束力,弗兰茨还是要将这份宣言变成一份世界性宣言才行,并且要立下惩罚性条款才行,否则最多只是一张华丽但毫无约束力的废纸而已。
于是乎奥地利帝国的外交官就开始了行动,最终包括英、奥、俄、法、普、西、美等38个主要国家共同签署了这份宣言。
《维也纳宣言》将会遵循集体对等原则,若有一国违反,那么所有国家面对那一国家都不必遵守规则。
若一国严重违反宣言,那么受害国的报复和反制将被认为是合法的。
同样第三方国家也可以以要求其兑现承诺为由,对违反规则的国家进行贸易制裁,甚至是发动战争。
对此除了英国方面略有微词以外,其他国家国家大多还是满怀欣喜的,毕竟大多数国家只能作为鱼肉存在。
不过英国人也没过分坚持,毕竟这份宣言实际上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英国,毕竟英国的生意遍布全世界。
而且只要英国能打赢,并且不是惨胜的话,那改变这条规则,或者诸国遗忘掉它的一些违法行为也不是不可能。
《维也纳宣言》的内容主要是仿造后世的《巴黎海战宣言》(全称《巴黎会议关于海上若干原则的宣言》)。
之所以没仿造一战之前的《伦敦宣言》主要是因为时代相差太远,后世的很多常识在此时还显得十分奇葩,甚至是有些让人难以理解。
《维也纳宣言》的第一条便是废除私掠船船制度。
说实话,这玩意早就过时了,就连英国人都想抛弃它就该知道它的负面作用究竟有多大。
私掠船这玩意当初可是英国起家的秘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英国人成为了海上霸主,他们成为规则的制定者,那些破坏规则的人和事物自然就成了他们的眼中钉。
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海战也在变得更加专业化,武装商船的参战不再能提供足够改变局势的战力。
同时经过几百年的摸索,私掠船们也不再会对着对方的军舰穷追猛打,袭击敌方船只、中立国商船,甚至己方补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