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卷 三朝会盟 第十七章 冬至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六卷 三朝会盟 第十七章 冬至㈡ (第3/3页)

制豪强,这对我朝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又者,秦、金约好,则宋人忧虑,宋人不敢乘北方大乱,从中取栗,我朝应力保其不敢在后方骚扰为要。”

    “陇右秦、凤局势仍不稳,我朝应立即移大军驻防,不贪宋之领土,只为示威耳!”宋平指着沙盘道,“倘若不给宋人边将压力,宋人以为我朝全力对付蒙古无暇顾及彼方,以为有机可乘攻我!”

    “在秦、凤驻一支人数稍少的军队,既可与陕西军呼应,又可对当地部族震慑,使其不敢作乱。”何进也建议道,“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分清主次,以蒙古人为,河北汉军为次,宋人却也要提防,至于金人则不足为虑。”

    “那严实自称是我朝封的都元帅,那国主不如顺水推舟封他个都元帅,又如何?”陈不弃道,“让豪强们相互猜忌,于我朝有利无害!”

    众人你一言,我一句,纷纷建言献策,热议着军国大事。

    新设安北都护府,两万军力,重修狼山兀剌海城,称“安北军”,防御蒙古之敌,经略阴山一带,以何进为大都督。

    新设安西都护府,一万五千军力,驻玉门关,称“安西军”,防御西域及蒙古之敌,以萧不离为大都督。

    新设朔方都护府,一万五千军力,驻黑水城,称“朔方军”,防御西域及蒙古之敌,以铁穆为大都督;

    新设陇右都护府,八千军力,驻秦州,镇守渭水以北诸地,称“陇右军”,安抚蕃人,防止宋国北侵,以卫慕为总管。

    新设西凉都护府,七千军力,驻凉州,称“西凉军”,威慑河湟,与秦州陇右军南北呼应,必要时担当安西与朔方军地后援,以秦九为总管。

    设骁骑军一部,兵额补足至一团共1000人,以叶三郎为统制,暂归安北军辖制。

    设神策军一部,兵额补足至一团共1000人,以郭侃为统制,暂归朔北军辖制。

    另在中兴府,设南北禁军各一部,各为2000人,分别以王好古与张士达统之,设秦王精锐亲卫军一部一团1000人由曹纲统领。

    又在麟、银、延安、凤翔、西宁等边州设军府,以府兵驻守。河东、潼关、陕西驻军不变,各从府兵中补足至两万人马。

    这其中,安西军、朔方军、安北军、骁骑军与神策军主要从原有的贺兰军中分出一万人马混合新军及部分转为常备军的府兵,扩编组成,其它非要害地方的驻军皆是由新召的兵士组成。贺兰军留下地一万兵力,仍冠以贺兰军的名称,成为赵诚地直属军队,这支军队的统帅则是陈不弃。

    众人对陈不弃的这个新职位眼热不已,贺兰军毕竟都是经历过战阵考验的,非各部新军所比。

    其实这种肢解也是赵诚不太情愿的事情,但是眼下的情势与他刚起兵时不同,那时他是攻打别人并不太担心被别人攻打,如今自己成了蒙古人的眼中钉,仅靠贺兰军那两万余地骑兵,很难将国家护得周全,数千里国境线上,到处都是轻骑兵纵横地天下。因此,他在防守的同时,必须保证有长途奔袭地力量,这不仅是陈不弃手中的一万骑兵,骁骑军与神策军也是如此,叶三郎与郭侃二人最适合统帅轻骑兵长途奔袭。

    “诸将还需努力,刀箭已经擦亮,是否能够杀得了敌人,还需诸位努力。”赵诚道,“孤担心尔等新军刚立,未经过阵仗,遇到敌军,军士们会抖。”

    “各部新军组建是仓促了一些,但末将有信心为吾主**一支百战精锐来。”何进道。

    “哈哈,纵是敌军百万,有谁横刀立马?唯我何大将军也!”赵诚道,“有诸位相助,孤也就放心了!”

    “末将愿为吾王纵横万里!”众将高声呼道,俱都豪情万丈。

    “来,诸位与孤满饮!”赵诚端起酒杯。

    “满饮!”众人齐声喝道。

    王敬诚、耶律楚材、高智耀三位管着钱粮的当家人却在交头接耳,计算着府库里还得出多少钱粮,纷纷叫苦不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