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二章 二百八十万 (第3/3页)
我道:“我刚从榆林弄来一批军器,送到工衙供匠师学习,你要好好干啊。”
师成我的内心复杂,感谢刘承宗的信任之后抱拳领命,不过心底里还是有些不自信。
毕竟他只是普通工匠出身,靠着一手王徵教的铸炮,在元帅府一飞冲天,这段时间确实承受了不少压力——关键他也是三原人。
刘狮子没在这件事上深究,他只能确保自己不会受外因影响做出错误的人事决策,但对师成我内心的压力,他帮不上忙,那终究要师成我自己克服。
他转头看向承运,道:“大学士的事,就依照你刚才说的,以吏部发出公文派出公车征辟顾问,但若人家不愿意来,也不要强求,更不要许以高官厚职诱惑。”
“顺其自然,他们想出仕就出仕,依帅府的老规矩,降俸一级留用;不愿出仕,做闲住士绅养老,也由着他们,致仕的老迈官员,若生活清贫无以为继,可使人到各衙门求助,官府应视其过往官职,予以适当帮助。”
“但除此之外……”刘承宗摇摇头:“不宜予其多余优待,即使是大学士,亦不可干预六衙与地方事务。”
刘承宗这话一说,殿中有资格议事的元帅府将校官员,都轻轻松了口气。
不少人都被师成我那句退位让贤吓了一跳。
元帅府还没发生过这样的事,不少老资格知道师成我和王徵的渊源,但工衙部堂要是退位让贤,那别人今后是不是也要退位让贤?
显然,刘承宗对此事的态度是,不能。
这在旁人耳中,自然等于贤能不能胜过功劳苦劳,心里就有底了。
刘狮子看他们松了口气的样子,自然觉得好笑,道:“几……几十万百姓给我们纳过一粒粮、交过一文钱,都算在辽东大胜中出过力,更何况诸位,帅府有今日,有我几分功劳,但在殿中诸位,哪个又少出力了呢?万不可自轻自贱。”
“反之亦然啊,大明有今日,皇上的功劳必不可少,可他们哪个又没出一份力呢?一个个自诩高贤大才,也都曾身居高位,沙场一败接一败,天下事坏,他们人人难辞其咎。”
“只有胜利,才能说明是否贤能。”
刘承宗很认真地说完,才对众人笑道:“我看他们的才力相较诸位,差远啦!”
说罢,众人哄堂大笑。
这当然只是好听话,刘狮子还没瞎到看不出人的能耐。
别人不说,就像南居益那样的人,巡抚福建,将万军渡海攻红毛夷,勒碑澎湖,说是出将入相都不为过。
整个元帅府都找不到比其更出色、更熟悉南方环境的官员,甚至比高技术的王徵都强得多。
但那又咋了。
他不瞎,说这话自然是指鹿为马,但这是因为他不傻。
眼下这个场景,殿内都是自己的基本盘,而那几位老先生,连是否愿意投奔他都说不准。
南居益明天要是诚心来投奔他,那他自然扫榻相迎,用比对待钱阁老更加尊敬的态度高高的供起来。
但今天,他不可能为了几个模棱两可的外人,让追随自己数年的老兄弟们寒心。
对于部下,刘狮子当然会要求他们任人唯贤。
因为要做事,人人都会本能的任人唯亲,只有亲近以后才知道是庸是贤。
但为了避免部下培植党羽、浪费钱粮养蛀虫、阻断那些有才能的人上升空间,所以要跟别人强调任人唯贤。
刘狮子对自己就没有这个要求了,他必须培植党羽,对他忠诚,是在元帅府做官的前提。
连这点要求都做不到、装不好,还让他来做官,等着人家掌握权力和军队以后造反吗?
刘承宗待众人的笑声安静,这才微微摇头:“我刚才说几十万百姓纳过粮,是不是说少了,承运,我们治下到底有多少人?”
听见刘狮子终于问起这事,承运立刻走出来道:“回大帅,元帅府下辖十三府、十三州、三牧监,共有男丁……”
承运绷着嘴憋着笑,看向刘承宗停顿片刻,在其期待的眼神下,才开口道:“二百八十三万,一千一百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