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下) (第3/3页)
,基本都没有完成。
到了下午五点钟考完之后,李明峰将一万多份‘试卷’‘交’给直隶提学批。提学手底下养着上百个没事干的老儒,这次正好负责批卷。当然,这个卷子很容易批,李明峰要的就是他们通过文字来推测参考人是否念过书。
没念过书的,肯定无法隐藏。写出来的字和照书画出来的字可是完全不同的,一眼就能认出来。
这时候,第一天的体能测试结果也出来了。李明峰要求十八公里跑两个小时,对将领有所放宽,五品以下将领,允许他们多跑15分钟,四品都司以上,再放宽15分钟。
但是即使这样,四大参将也全不合格,十二个都司,也仅仅有两个人达标罢了。当然,这个结果正是李明峰所希望看到的。过线的高层将领越少,越方便他收编。
两场考试都通过的兵勇只有不足八千人,李明峰又举行了第三场考试。这次由直隶提学带着一百秀才考察这八千人的文化水平。
要想认字,只需读个三两年‘私’塾便可。但是,李明峰需要的是更加高级的,他需要起码读过五年书的人才。
所以,这一场是考的四书五经。由考官随机指出四书五经上的某三句话,让这些兵勇解释。只要能将大概意思解释对两句,就算过关。
第三天考完,原本一万五千的队伍,现在只剩下五千人过关了!
经过最后审定,那一万不达标的,每人发放了三两银子,予以遣散。至于底层将领,则是每人给了十两银子。这些银子虽然不多,但是也是他们平时三五个月的粮饷了。
‘乱’世的兵,不是个好当的,时刻都要担心自己的小命。而且直隶四大督标都是‘二类’兵,待遇极低,克扣军饷是常有的事情,所以对于李明峰发银遣散的事情,底层兵将倒没有抵触心理。
但是那些有顶戴的官老爷却不干了,他们吃的可不仅仅是粮饷,他们还有的是油水捞呢,现在李明峰一句话就想断他们财路,他们岂能甘心?
这数十个中高层将领都聚集起来,给朝廷上表,将李明峰种种“妄行”都举报给了朝廷。
当然,这都是在李明峰意料之中的。这么大的改革,肯定要触动利益团体,老李对此早有准备。
在李大总督上任满一个月的时候,他就派了三百常胜军将这些不甘心的将领全部抓住,然后用囚车装了,直接送到北京城‘门’外三十里处才将他们放出来。
老李的意思很明显,你们不是要告吗?那老子就把你们送到北京‘门’口,让你们告!
奕得知此事之后,也觉得颇为棘手。李明峰不同别人,他是手中有实权的家伙!而且还胆大包天。要是别人这么做,奕直接就将他传进京里,处罚一番了事。
但是奕知道,李明峰肯定不会听他的命令,他要是敢派人去抓李明峰,那这新任的直隶总督大人就敢将朝廷派的人砍了。
最关键的是,李明峰上面还有两宫太后罩着!两宫太后知道这事之后,只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终不了了之。
奕考虑来、考虑去,都觉得现在朝廷内忧外患,经不起折腾,如今还没到和李明峰彻底翻脸的时候,所以也就对此事不闻不问。
这几十个被李明峰罢免的武将在北京成了皮球,最开始是到兵部反应情况,结果兵部说,这是吏部的事情。到了吏部,吏部又说是兵部的事情。
再回到兵部,兵部又说,李明峰是太子太保、直隶总督,还挂着兵部尚书的衔,兵部办不了这事。要想告状,只能是找两位议政王和两宫皇太后。但是,这些上访的武将中最大的刚是参将,又哪里有‘门’子能见到议政王?
在北京逗留了几个月之后,这些人也发觉上访无‘门’了。最终李明峰又派人进京给每个人带来了三百两银子,算作补偿,他们也就借坡下驴,默认了“提前退役”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