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下) (第2/3页)
天,李明峰在保定内城和外城之间的大校场召集起了四大督标的一万五千人马。当然,为了方便行事,以防万一,李明峰还带着一千常胜军压阵。蔡宜群和陈星翰也到此负责管理。
吕旺还没办理离职手续,李明峰暂且让他多干几日,所以这次四大参将都在校场等候考察。
李明峰登上校场高台,最前排的参将、都司们带着身后的士卒齐声道:“恭迎总督大人!”
李明峰站在高台之上,感受着被上万人行礼的快感,心中是说不出来的舒服。
“兵贵‘精’不贵多!”李明峰定了定心神,高声道:“这次的大考,就是要淘汰劣等兵。本官在这里保证,凡是达标的兵勇,以后粮饷一律增加一倍!”
“谢大人恩典!”万人齐呼。
李明峰点了点头道:“四大督标,共计一十二营,现在分营前进,沿着外城城墙跑,绕完一圈之后,到校场集合!”
得到李明峰的示意,蔡宜群出来说道:“现在是辰时三刻!一营出队,跟着手执黑旗的常胜军跑!”
蔡宜群言毕,常胜军中站出来十几个手执黑旗的士卒,他们都是常胜军中最‘精’良的士卒。听到命令,最边上的黑旗军汉率先直奔城墙方向跑去。
“兄弟们!跟上!”第一营统领大喊一声,带着麾下一千多人跟了上去。
一刻钟之后,李明峰又下令放行一营,依此类推,三个小时之后,十二个营全部离营。出城的时候,李明峰就已经下令内城紧闭城‘门’了,所以四大督标的士兵是没有机会绕路偷跑的,他们最近的捷径就是紧贴着城墙跑一圈了。
这些绿营兵,有不少人是在军中有关系而来吃干饷的,也有不少缺乏锻炼体质差的,这些人只跑了两三千米,就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了。逐渐的,一营的劣等士兵被二营的追上,又被三营、四营的追上,这些人注定要被淘汰了。
吕旺知道,无论如何他都要致休,所以也不参加大考,而是跑到李明峰跟前拍马屁。
保定外城周长三十二里又三百三十步,再加上到校场的距离,这一圈下来,约有三十六里,也就是十八公里,一万八千米。
第一营出发后,过了仅一个小时就已经有零零散散散的人跑了回来。李明峰安排的书记官连忙将其姓名、籍贯、官职、隶属部队和所需时间给记录下来。
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回来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出发时间不同,直到下午三四点钟,绝大部分人才返回校场。
李明峰看这情况也知道,现在还没回来的肯定是不合格了,于是就召集散落在校场上的众军集合,慰劳了几句,然后就率军回城。
回城之后,李明峰在府衙洗掉了尘土,换了身衣服,又将午饭补上,此刻一看天‘色’,却发现已然是傍晚了。
奔‘波’了一天,李明峰也不办理其他公务了,命人去将明天的事情准备妥当之后,直接入房休息。
第二天一大早,老李又爬了起来,跑到贡院去组织今天的‘文化课考试’。昨天他已经安排好了,这次一万五千绿营兵按标分成四组,分别在早七点,九点,中午十二点,下午三点参加考试。
保定的贡院是供直隶考生使用的,直隶向来是科举第一大省,就是这贡院也大得很,分成一千五百个房间。这次考试科目也简单,李明峰就是让他们每个人都抄一遍老子的《道德经》中的上半部《道经》罢了。
每标不足四千人,除去有些知难而退的,平均尚有三千左右人参与抄书的考试。每三个人一个房间,每个房间配一名常胜军战士监考。
《道经》不过区区两千余字,一个小时足够写完,李明峰给他们两个小时的时间已经十分宽裕了。
有些抱着侥幸心理的,虽然不认字,但是却也能照着书‘画’字。但是这样一来,就慢了很多,等到收卷的时候,凡是‘画’书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