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正文 三十九章 辽东新时代 (第1/3页)
管宁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盘活辽东的经济资源。
周义有想过激活辽东沉睡的经济资源,但是缺少相应的技术人才,很多事情,周义只是知道个大概,没有人去执行。而经商世家出身的管宁,正好弥补了周义的不足,周义只要提出个大概,想要什么样的人才,管宁立马知道哪里有,并且能够找到,即使管宁不知道,管家也一定知道。
大家都说在现代社会,会的多是一种能力,知道谁会的多也是一种能力。因为现代社会庞大的知识结构,没有人可以掌握全部的知识和技能,就需要人们协作,如果你知道谁都都会什么,就会成为大家的联络者,指挥者。这也是一种能力,并且是一种高级的能力,管宁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我不会,但是我知道有谁会。
现在正是太守府和管家合作的蜜月期,周义有什么要求,管家可以说是有求必应。
首先是人力资源的利用,襄平城用来大量的难民,每天靠朝廷救济生活。管宁到任后,这些人不能白白吃饭,得干活。男的去修道路,建城池。女的织从草原上换回来的羊毛,把羊毛做成衣服,棉鞋。没有技能,不会?没有关系,管家有专门的人教授。如果学都不想学,对不起,襄平不欢迎你。
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以工代赈。
本来管宁还让小孩也参与干活,但是周义想了想,还是算了。把小孩集中起来,上课,读书识字。当然教材是周义编写的,只教这些小孩简单的字,以及算术。这些人读书不知道能读多久,说不了开春就的和父母回乡种田,教授的都是速成实用的东西。
如果教授儒家经典,等于是教一个弱不禁风的人屠龙术,不现实。对于市井小民来说,大道理远不如生活技能来的实惠。
这些事情周义都根据超前的视野给出许多重要的参考意见。
周义的城市规划,可是惊呆了管家的专门建设城郭的建筑匠人。
给小孩的教材,以及简化的算术,就是让经商出身的管宁也受益匪浅。
羊毛的制品也因为你周义的加入,而增添了很多新的样式,就是连工艺流程也大幅度改进,可以大幅度的提高产量。羊毛制品技术在这个时代已经存在,只是成本比较高,无法大规模的生产。周义只是按照工业的生产线流程,重新规划了生产步骤,大大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凭空制造出一个产业,周义还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