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正文 第三十八章 利诱管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正文 第三十八章 利诱管宁 (第1/3页)

    政令不出襄平城,这是辽东最大的问题。各大世家表面上对周义客客气气,但都是阳奉阴违。各县的官员也是,有样学样,都在应付太守府。偏偏周义身边缺乏精通政务的人。

    家有强将,奈何无相。

    这件事不光周义着急,刘备也跟着上火,太守府的许多文职工作都是刘备在做,整日忙的脚不沾地,但往往还是好心办坏事,考虑不周全。

    “府君,你说招贤令都贴出去快一个月了,怎么来的人都不是我们想要的人?”刘备忧心忡忡的问道。

    “文人都在中原地带,身处高门士族,属于某一方势力的人。他们与这个势力盘根错节,根本不愿意离开本地。只有当我们拥有他们家族或者势力所在地的统治权,他们才会愿意出仕相助。在此之前,很少有文人愿意背井离乡,远赴他乡出仕为官。

    我们辽东地处边关,精通政务的人不多。本地没有合适的人才,而外地的人才又不愿意来,这才导致我们找不到合适的人。

    所以,玄德,太守府的工作,还要你多费心思,权当历练了。以后都是要从政的人,也算是提前熟悉熟悉。”周义也没有办法,只得宽慰刘备。

    不过周义说的倒是事实,

    袁绍是占据了冀州州之后才从韩馥手下得到顶级的谋士田丰,沮授。

    曹操也是在占领颍川之后才有颍川士子的鼎力相助。

    刘备是占领荆州之后,诸葛亮才愿意出山相助刘备。

    当然现在这一切还没有发生,但文人的习性大抵如此。

    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是第一位的。文人更多的考虑是家族如何,然后才会考虑向外扩张,从齐家走到治国然后平天下。

    武将们不一样,大多数武将都是远走他乡,征战边关,在远处建功立业,然后回到家乡,光耀门楣。

    在此之前田丰,沮授宁愿在冀州当一小吏糊口,荀彧,郭嘉宁愿赋闲在家,诸葛亮也只会躬耕在家。一旦袁绍取冀州,曹操临南阳,刘备代牧荆州,他们就会竞相为家族的利益和延续出仕为官。这时候全族的利益系于一身,再加上霸主们礼贤下士以及刀斧相加之下,很少人能够置身事外。

    但是这类出身的文人很难与统治者保持一条心,在他们心中家族的延续要重于国家的利益。只有家族的利益和国家利益一致的情况下,这些人才会死心塌地的为主君卖命。

    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也从侧面说明就是这个道理。

    这就导致周义去别的地方挖人非常困难。

    周义正和刘备说着辽东的情况,下人进来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