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奔驰(二) (第2/3页)
上到下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军队要保持状态,当然就需要战斗。局部小规模战斗,就像前两年与金国在大同府进行的拉锯战,一线军团轮番上阵,以很小的代价,锤炼了军队,收效显著。这一次的战斗地点确实是远了一点,不过,这点距离对骑兵军团来说就不成其为问题了。从军事角度来说,出兵是有利的。
韩世忠道:“当兵的不怕打仗,就怕训练,打仗吃的好,打胜了还有赏钱,有些心眼活泛的,还能顺手牵羊发点小财。训练除了辛苦,似乎并没有好处。对军队来说,战争是最好的训练方法,我支持出兵。另外,必须保证河西路肃州石油生产的安全,出兵也是非常必要的。”
在肃州境内,当地人早就有使用石油的传统。早先称呼石油为“石脂水”、“猛火油”、“石漆”等,石油一词出自太宗年间编撰出版的《太平广记》一书,沈括在他的不朽名著《《梦溪笔谈》中,根据这种油“生于水际砂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而正式命名为石油。《后汉书·郡国志》是最早记载石油的典籍,石油最早被应用于机械润滑、照明以及当作燃料。唐朝年间,突厥统治者派兵攻打甘肃酒泉,当地军民把“火油”点燃,烧毁敌人的攻城工具,打退了敌人,保卫了酒泉城,这是石油第一次被应用到军事方面。现在,正在研制的铁甲战车使用的能源就是石油,石油的用途越来越广泛,肃州油田是大宋最重要的石油产地,当然要有一个安全环境。
秦桧稍微想了想,道:“环顾当今天下,南洋各国诚心顺服,大理权臣当道,吐蕃新败纵然有心亦是无力,高丽首鼠两端,东瀛心服口服,大辽国皇帝尊陛下叔父,几万里之外的东大陆也不乏远涉重洋来朝拜我天朝上国之人,唯有北方女真人丧心病狂,不肯归顺。臣以为,重新建立盛世大唐的天可汗制度,条件已经成熟了!这是靖康盛世的绝妙象征,陛下丰功伟绩必当光耀千秋。出兵西域,可以看做是实现天可汗制度的第一步,而打垮女真就是最后一步,臣愿为盛世明臣,恳请陛下做千古圣君。”
“臣愿为盛世明臣,恳请陛下做千古圣君!”秦桧说得太漂亮了,其他人不得不附和,否则陛下岂不会觉得无趣?
赵桓点头笑道:“这个天可汗制度,还是有必要研究一番的。秦爱卿当仁不让,就先做起来吧!历朝历代,强调天下的观念,而忽视了国家,以为皇帝是想当然的天下共主,那么对待不服从的蛮夷或者征服或者和柔,其实是将自己先放在了一个不利的地位上。在蛮夷看来,这是再荒谬不过的事情,凭什么的皇帝就是天下的主人,说到底国家之间还是要用实力来说话的。朕不愿居那个虚名,把姿态放得低一些,我们做事就会更灵活,也少了许多顾忌。从今以后,我们不再提倡天下的观念,而是应该强调国家、民族这些东西,当然喽,如果四方宾服,万国来朝我们也是欢迎的嘛!”
“陛下圣明!”
赵桓很在乎秦桧提到的天可汗,皇帝也坐了二十年,岁数慢慢大了,考虑的问题跟以前会有很大的不同:身后名就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总有一天会死,死去之后后世如何评价,怎能不在乎?否则,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