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太岁(二) (第2/3页)
制成功了,朕本想……”
呀,竟会有这么好的东西?大炮外面罩着铁壳子,岂不是说只有大炮轰人,别人打不了它吗?如果移动灵活,在战场上要拿什么来对付它才行?岂不是要天下无敌?
岳云老实归老实,在军事方面的天赋比七郎还要高些,大喜道:“陛下,我不当骑兵了。只求陛下在它研制成功之后,先装备我们宣毅军团,行不行啊?”
赵桓大笑起来,现在的岳云更像一个孩子,也许在自己眼里,他们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吧!
赵桓没有做肯定的答复,七郎问道:“这东西应该叫什么?炮车?不够响亮!嗯,到底叫什么好呢?”
赵桓脱口而出:“坦克!”
“很奇怪的名字!”
“就是!”
这名字对于郑七郎和岳云来说,没觉得有什么好,就是感觉很奇怪。赵桓细细一想,也是啊,这名字不好,要再想一个响亮的名字才是。
“来人!”赵桓待裴谊进来,“把那两件玉佩取来!”
裴谊不需要官家再解释,立即明白了是什么东西,取过一个精致的盒子,放在赵桓面前,又退了出去。
耶律大石与赵桓每年都会互相赠送一些礼物,前年,有一块玉赵桓很中意就留了下来,亲自制定了图案,请京城最好的玉匠雕刻,这就成了眼前的两件东西。
岳云得到的一块,正面雕刻着一尊威远大将军炮,下部是两个字“宣武”,后面是四个字“戒急用忍”;郑七郎的一块,雕刻着图案是一匹骏马,下面的两个字是“虎卫”,背面是“百折不饶”。当时可没想那么多,今天一想,似乎冥冥之中都是天意啊!
“这是朕最后想说的话,切实去做,会令你们受益终生的。”
两个小子感激涕零,哭着退了出去。看到他们哭泣的样子,赵桓也很难受,有那么点世人常说的嫁女儿的感觉。
回到燕京城,新任燕京路经略安抚使张所,振武军团都指挥使张宪,举行了隆重的仪式,欢迎燕京城真正主人的到来。天气干热,天上似乎在下火;里圈的群众,欢呼是发自心底的,外圈的人则多是冷漠的注视。气氛中有那么一点不和谐,如同当初赵桓进入西夏都城兴庆府一样,张所脸面很难看,赵桓反过来安慰他:“此乃预料中事,不必介怀。”
“陛下圣明烛照,社稷之福,万民之福也!”
赵桓笑道:“原来听你们说这样的话,朕只当是客套。有时候,朕的主意不行,还要按照你们做臣子所说的方法去做,再说什么圣明烛照,朕很委屈,甚至感觉有些嘲讽。嗯,今天感觉不一样,朕很欣慰。燕京离别的太久,华夏多年的夙愿,终于在朕的手上实现了。朕当得起圣明两个字!”
最后一句,说得气壮山河,闻者无不动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