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太岁(一) (第2/3页)
等强盛,一个安禄山将所有的辉煌都推进了无底深渊,历代帝王将相总结出的原因很多,赵桓的结论却不同寻常: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当时的名将,前有哥舒翰、王仙芝,后有安禄山、史思明、李光弼、仆固怀恩等都出身异族,汉人中只有一个郭子仪还能拿得出手。让外人手握重兵,终究不是上策。所以,赵桓打算让萧合达挪挪窝,牛皋殉国,由他出任宣毅军团都指挥使,重组宣毅军团还是适宜的。张叔夜临终前叮嘱过,适当的时候,军团都指挥使互相调换一下位置,其中的好处不言而喻。前些年,一直打仗,不能轻易动他们,现在则大大不同了。
“臣等恭迎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地下跪着的一干将领,身上都有伤,一块又一块白布,一处又一处血渍,看着怎不令人心酸?
八万精锐只剩下这些人,都凑不足半个军团,这就是该死的战争!
赵桓下马,扶起李显忠等人,一个一个看过去,无关痛痒的勉励,还有什么用,能做的只是对于这些劫后余生勇士的敬重。
在士兵们中间,问问这个伤情,拍拍那个肩膀,赵桓的话也不多。回到队伍前面,嘴唇颤抖了很长时间,赵桓才说出了一句话:“朕欢迎你们回家。”
两万余名战士,克制地哭泣,男子汉大丈夫,想哭又不肯,不想哭还忍不住,哀伤陡然降临到这片土地上。
赵桓紧握双拳,振声说道:“受伤的士兵,一定会得到最好的医治;死难家属,国家会管到底。烈士子弟优先进入大学、军校学习,重建军团,可以让他们进来,接过父辈的旗帜,继承父辈的光荣。捧日、宣毅打出了打出了国威、军威,你们是全军的骄傲,国家的骄傲,朕的骄傲。”
顿了顿,赵桓话锋一转:“朕带来了一个人,他一定可以让宣毅军团重振雄风,可以带领宣毅军团走向更大的辉煌。他就是龙骑军团的都指挥使萧合达将军,他就是你们的新的长官。”
萧合达一愣,没想到官家的一句话,就免了他的职务,又给了他一个新职务。萧合达没时间考虑什么,上前跪倒:“臣萧合达接旨,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卿平身!”赵桓很满意萧合达的顺从,也就给他留了余地,“宣毅军团情况特殊,准你从龙骑军团调遣五百名骨干充实到这边来,给你半年时间,朕要的是比钢铁还硬的宣毅军团。”
萧合达退下,赵桓提声喝道:“岳云、郑七郎何在!”
“在!”
“岳云任宣毅军团左厢都指挥使,郑七郎任捧日军团右厢都指挥使。好生做事,勿失朕望!”
二人大喜,跪倒谢恩!
李显忠由神武调捧日,萧合达由龙骑调宣毅,都很顺利,这将对今后的军团主官调整产生积极的影响。古北口大战,尽管损失惨重,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