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如梦(二) (第3/3页)
圃。嗟秋华而冬荣兮,比莲心而更苦。”
曲中之意,赵桓无限理会,招招手,将两女唤到身前,问道:“看你二人面貌相似,可是同宗姐妹?”
“亡国之女李惜花(李怜花)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儿女盈盈下拜,已是珠泪涟涟。
赵桓示意她们坐上来,又道:“莫非是崇宗之女不成?”
“正是!”
赵桓拉着两人的小手,看看这个,瞧瞧那个,各有各的优点,各有各的妙处。心中没有一丝怜惜,伸手去擦脸上的泪花,笑道:“小可怜见的,来吧!”
女儿无心,却不敢抗拒;赵桓无情,却偏要做那美事。
一时云雨,满室春光。
出了一身透汗,赵桓摸着惜花的酥胸,道:“宫中可还有比你二人更美的佳人?”
惜花道:“臣妾岂敢称美!”
“明日再引一二人来,必有你的好处!”
“是!”
亡国之女,只能曲意逢迎,又怎敢相拒?况且,面前的这个人还是可以决定她生死荣辱的皇帝。
第二日,赵桓至西夏王陵,拜祭所谓党项的英雄们。景帝李元昊的陵寝最恢宏气派,规制虽然比大宋皇陵差那么一点,但是以西夏的国力来说,已经是奢华无度了。
赵桓上香,躬身施礼,听着朱孝庄宣读祭文,却想着一件有趣的事情。李元昊是实际上的开国皇帝,被后世尊为武神,不知长的什么样子,现在是托生了,还是在天堂享受。这高高的圆冢下面,一定会有李元昊的尸身吗?真想打开看一眼啊,哪怕只是看一眼也好。
回到兴州,在各处的皇家园林转了转,能保存的这样完好,真是兴州之幸,大宋之幸!也许,这个地方以后可以常来,天子巡视四方,总去江南也没什么意思。
秦桧、张浚忙着手头上的事情,吴阶在筹建大都督府,朱孝庄去做一件极秘密的事情,还没有消息传回来。赵桓真正过了几天逍遥的日子,明天就是除夕了,宫内已近有人在开始布置了。
赵桓喜欢上了惜花、怜花儿女,吃着惜花手里的梨,赵桓道:“过几天,朕就要回京了。”
两人面色一变,一定是在为未来担忧吧!
“朕想好了,你们就跟朕去汴梁吧!”
惜花破颜为笑,怜花高兴极了,竟主动上来香了一口。赵桓大笑,想抓住调皮的怜花,怜花轻巧地一闪,避开了。
惜花突然拉着怜花跪下,道:“请陛下救救臣妾的妹妹们!她们中最小的还不到四岁,今后她们可怎么活啊!”
赵桓想想道:“这样吧,有母亲的就跟着母亲;没有母亲的,你们都带上,一起到汴梁去!带在身边,也能时时照应!”
“臣妾叩谢陛下天恩!”
赵桓看得出,她们此刻是发自内心的感激。
裴谊进来通报:朱孝庄求见!
朱孝庄是去勘察风水,就是找寻龙脉的源头。这个地方,怎么就能成就了一个百年王朝,到底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朱孝庄说,龙脉是存在的,有了龙脉才有所谓的龙兴之地。国朝太宗皇帝,灭亡北汉,忌讳太原的风水,索性一把火烧了太原城。赵桓比他的祖宗要聪明,毕竟多了一千年的记忆,见识不可同日而语。他也是相信龙脉的,所以派朱孝庄去勘察。孝庄还真就找到了,而且确信无疑。此地在兴州东南十里,距离高台寺不远的地方。只要把这个地方的风水破坏掉,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为了大宋的长治久安,为了中华的长盛不衰,赵桓当即决定:就在龙脉上面,建一座高塔,取名“西征武威宝塔”。塔基上,刻上所有牺牲将士的名字。哼,一座宝塔,就可以镇住此地的风水,否则,那些寺院建那么多的塔做什么?
除夕之夜,大排宴筵,欢庆新的一年的到来!
明天,也就是靖康十年正月初一,赵桓将启程回京。现在的汴梁城,不知有多热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