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变革(一) (第2/3页)
思,将士们浴血奋战不易,赏赐不能太轻!死难将士的抚恤,也要提前拟出章程来!”
“是,臣领旨!”
“国家兴盛,教化为先!”赵桓接着说道,“朕决定,于西京、北京、南京、成都府、江宁府、杭州府、谭州新建七所大学,卿等以为如何?”
不是要进行政事改革,怎么又转到建大学上面来了?再者说,一下建七所大学,国家的财政能承受得起吗?
张邦昌率先说道:“陛下雄怀寰宇,高瞻远瞩,实乃天下读书人之福也!臣代表天下读书人,叩谢陛下天恩!”
这话半真半假,听起来,总还过得去!
“不过,今年东西两线用兵,国家财政已经捉襟见肘,建七所大学,恐怕力有未逮,请陛下明察!”接下来的话,才是真心想说出来的!
赵鼎却道:“张相此言差矣!没钱有没钱的办法,似这种造福万民,关乎江山社稷千秋万代的大事,无论如何也是要办的!”
同知枢密院事何栗奏道:“臣附议!”
秦桧亦道:“臣附议!”
吕好问道:“臣认为,张相之言不无道理,请陛下深思熟虑!”
最近议事,吕好问多附和张邦昌,用他为宰执,赵桓取的是他持重谨慎的性格,如果象现在这样,倒是有他不多,没他不少呢!
赵桓斟酌着道:“钱的事情,朕不是没考虑过,卿等看这样行不行?朝廷出一部分,商贾出一部分,先把架子搭起来,又不是一次把钱投进去,朝廷紧一紧,还是能办下来的!”
赵鼎问道:“商贾肯白白出钱吗?”
赵桓笑道:“让人家白白出钱,怎么会愿意!可以在名誉上面做些文章:比如以他们的名字,命名大学内的一座桥,一处亭台,或者书馆!出点钱,让无数的学子记得他们的善举,不仅名誉上面光鲜,就是商业上也会有利可图呢!”
嗯,这倒是个好办法!
顺着赵桓的意思,君臣商议起来,居然慢慢就有了一整套办法!
忽地,裴谊的声音自殿外飘了进来:“陛下,小的有事奏报!”
“进来吧!”赵桓懒懒地道。
裴谊进殿,道:“陛下,宣德广场,百余名官员伏阙上书,还来了不少的士子,围观的群众越来越多,恐怕会出乱子呢!”
赵桓慢慢地端起茶杯,呷了一口,缓缓道:“所为何事?”
裴谊扫一眼下面的宰执,道:“听说是肯请陛下罢免李纲,以谢国人!”
前番,统军川会战,赵桓失踪,李纲隐秘不报,太上皇震怒,京城传得沸沸扬扬,有些官员上折子,都被赵桓压下来,希望反对的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