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风化(一) (第2/3页)
,在百姓心目中,蔡京就是王安石新法的支持者,那么,这个时候又怎么能颁行养马令呢?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耳光吗?尽管赵桓一心想建立骑兵军团,一心想象汉武帝一样以骑制骑,彻底改变国家的安全形势,但是,事情还得一步一步来做,真是急不得啊!
李纲眯着三角眼,沉吟着道:“川茶品质不如从前吗?”
赵开道:“并非如此,茶是越来越好,这是有公论的。”
尚书左丞赵鼎忽然来了一句:“此时正应该与民休息,无为而治,十年之后,再办这些事情也是不迟的。”
赵桓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人家全然不在乎,想让他不说话,那是根本就办不到的事情。
秦桧未言先笑,道:“事情明摆着,现在以茶易马,我国是吃了亏的。臣以为,可以考虑用丝绸、瓷器,甚至金银直接买马,无论如何先把马的价格压下来再说!”
赵桓闻言,来了精神,道:“秦爱卿之言甚是!夏人、金人都需要茶叶,又不肯给个好价钱,哪有这样的道理?先把茶叶交易的数量降下来,买马呢也可以买上等良马,以这些好马做种马,国家也可以鼓励百姓养马的。”
殿内众人听到这话,一齐看着赵桓,等着下文。
赵桓斟酌着说道:“鼓励也未必就是下达什么政令,只要利用好价格的作用,百姓也不傻,如果有利可图,自然尽心养马的。”
李纲点头说道:“陛下圣虑高远,臣等不及也!即使养马,恐怕也只有河东、陕西三路还算适当,其他的地方,想多多养马,也难啊!”
马是要吃草的,没草的地方如何养马?又哪有地方放马?李纲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张叔夜道:“想提高茶叶的价格,还须沿边府县大力配合的,否则国家不卖私人卖,就得不偿失了!”
“嗯,”赵桓点头道,“枢密院就照这个意思,向陕西、河东、河北大总管下达命令,全力配合。不管怎样,三年之内,朕需要五万匹马,五万匹好马,明白吗?”
三路都转运使同声应诺。
议论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赵桓问道:“卿有何事?”
聂山看看三名转运使,道:“臣有重要的事情向陛下汇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