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棋局 (作者:文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棋局 (作者:文海) (第2/3页)

呜呼呀!

    “小文啊,你看今儿是满月,月色入水水如天,真是良辰美景啊!“

    你老家伙成心气我是不?我这里到处都冒烟了你倒转头看起景儿来!看我还在瞪眼看棋盘发楞陆仁贾赶快接过话茬.“是啊,钦差大人,这江南阴天多,自然不如北京的月色清朗.今儿是难得的晴天,想来出来赏月的人家也不少“.

    “呵呵,可惜月满则亏,盛极必衰,明晚就不会有如此朗月喽..“

    “此乃天定,非人力所及.“

    “非也.天事乃天定,人事则在人为.人若懂得月满则亏的道理,则会调整自己的步伐缓缓图之.我们知道弓拉的太满就容易断,所以拉弓的时候就会留有余地,这样拉断的弓反而少.你看小文这棋,就是上来时候势头太足,只知大片占地,造成根基不稳,才会如此崩盘啊.“

    我缓缓的抬起头.敢情绕了一圈是在说我哪!我这十里八乡的乡手虽然比不上你老国手,但也不能这么被抓成反面教材吧.不行,我得唠唠.“赵老果然棋力高超,小的五体投地.可是您说我占地有错我就不懂了.难道下棋不是为了占地么?棋盘比的就是谁占的地方多谁赢啊“

    “棋分九品.一曰入神,二曰坐照,三曰具体,四曰通幽,五曰用智,六曰小巧,七曰斗力,八曰若愚,九曰守拙.比如小文你开局便来贴身缠斗,来夺取可见的实地,如同七品斗力.局部你是得到了便宜,但也留下了许多漏洞.若看全局的话,要点倒被我抢到大半.而这些要点,是不能用眼前实地来衡量的.“

    “赵老占这些要点不为占地而是为了取势?“

    “正是!打个比方,兵家思想的利益至上相当于把实地作为衡量每步棋的标准.而儒家的仁义更像势.虽然学习儒学并不能给人带来实实在在的金钱利益,但能成为国之栋梁.岂不闻“朝为放牛郎,夕登天子堂“?你看朝堂之上,哪个不是饱儒之士?岂是那些惟利是图的富家翁可比?“

    艾,别家,怎么拐着说起我们司令的兵家思想上了?我是富贵军的参谋啊,要是说不过你们这些酸儒,被你们当成舌战的胜利果实司令非毙了我不可.“赵老,您把兵家和儒家用到棋盘上来对杀真是很有意思.您说实地相当于兵家的利,是衡量每一步的标准我也很赞同.不过您说仁义类似于势则是八竿子打不着影的事.势仍然可以归结到利上,也就是说仍可以按实地来衡量.只不过这是潜在的实地,实地大小随着以后每步的变化都在变化,不像已经得手的实地那么容易计算而已.你看,厚势可以理解为实地.为什么呢?因为厚势很容易围成实地,或者攻击对方去减少他的实地.只不过因为棋手棋力的高低,势转化为实地的比例会不同.比如我占领了这些要点,就不能达到您老的效果.那是因为您老的棋力高,就是您智高,对利益算的更准确些.“

    “非也非也.小文,你还是年轻啊.在棋品中用智只可算第五品.岂不闻:小胜在智,大胜在德?(汗,任正非的话)真到高手境界,精神上交流的愉悦是要超过对孜孜小利的患得患失的“.

    “赵老您是国手,交人必广,不知现今世界达到如此境界的有几人?“

    “这个...古人高风亮节,让人神驰想象啊...“赵文翔还真的编不出来.要是输棋几天不理他的倒可以举出好几个军机大臣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