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远航 (第2/3页)
李富贵的故事到此就算结束了,在这里先用一首诗来纪念这个伴随了我们三年的人物,顺便庆祝我女儿会打酱油。
忆昔当年富贵时,
城头变幻大王旗。
云山万叠烟波急,
早晚干戈识虎皮。
汉家天子平四夷,
大业固非人事及。
故人相去隔云泥,
梦里关山觉别离。
在吟过诗之后我准备来解释一下最近很多朋友的问题。
第一、李富贵是圣人吗?不得不承认我们现在给圣人定下的标准实在是太低了一些,李富贵充其量只是没有去以权谋私而已,考虑到他通过合法的手段获得的巨大利益这似乎不算太不近人情。
圣人说最大的佐证似乎是李富贵最后放弃了国家的最高权力,这一点被许多人视为绝不可能,可是我们的前任总书记就做到了,虽然退的不是很利索,但是毕竟退下来了。盖兹先生也表示在死后会把大部分财产捐献出去,当然他是个洋人,在很多朋友的心中用洋人的标准来衡量中国人是不合适的。不过在我看来评价的标准即便有差异但是外国的一个奸商所做的事情到了中国却被视为圣人之行多少有些讽刺。
李富贵作为一个穿越时空以扭转乾坤为己任的智者在最后选择了急流勇退真的那么难以理解吗?中国历史上那些伟大的统治者在暮年往往会难以驾驭国家,即便不在他们手上发生混乱也总是埋下祸根,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直到毛主席(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不算,因为他是否是中国的统治者有很大的争议,起码不是一个中国正统的君王)。毕竟人力有穷尽,而国家权力是没有穷尽的,当一个人无法驾驭手中的力量时就会很容易伤到自己,相信这个道理在许多武侠小说里都讲的很透彻了,越是伟大的统治者他越不能接受自己无力控制国家的现实,因此越是会用强硬的手段来证明自己,也就是说操控力减弱了他反而要用更锋利的刀,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也就很明白了。所以退下来是迟早的事情,五十岁不退就六十岁,六十岁不退就七十岁,如果真的想一辈子呆在上面第一要愚民,得到其他人的无限忠诚,第二要弱民,压制那些强者,杀掉可能威胁到自己的能人,李富贵没有这么做,因为如果这么做了他就不过是一个已经被权力腐蚀到只剩下一具空壳的傀儡而已,然后开开心心的把自己摆在香案上看着大家供奉自己,这是李富贵吗?
顺便说一句,急流勇退远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样罕见,起码在起点就时常能见到,只不过换了个名字叫做太监。
第二、二唐需要民主吗?在书中我曾经不止一次的说过集权所能带来的好处,历史上我们每一次兴盛都和集权有关,带有活力的集权爆发出巨大的威力,但是之后丧失了活力的集权又把中国带向崩溃,这样一个正弦曲线一直延续了几千年,至于今天我们究竟有没有跳出去大家可以自己判断。
二唐的体制十分奇怪,如果没有李富贵那么它是一个有着制衡的政体,而把李富贵放上棋盘,那么平衡就被打破了,制衡也就名存实亡,在李富贵的领导下二唐或许可以称霸世界,但是却跳不出困住我们历代政权的怪圈,当初期的活力耗尽之后中华民族的中兴之路也就走到头了。
第三、实现民主的时机,在很多人看来李富贵的动作太急躁了,还有很多人拿我们现在的例子来证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