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卷 谁主沉浮 第四十二章 多方博弈(3)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卷 谁主沉浮 第四十二章 多方博弈(3) (第3/3页)

猛人,当然他还沾着一层亲戚关系。李文忠是老朱的外甥,也就是朱棣的表哥,李景隆叫朱棣一声表叔也在情理之中。

    可是朱棣看到这个表侄子的书信只觉得苦笑不得,对着道衍道:“大师,你看了吗?”

    道衍笑道:“老衲看了。表侄少爷真以为一封书信就能平息靖难,卫冕也太天真了。”

    朱棣道:“以李九江地魄力,再给他的胆也不敢写这封私信。孤觉得肯定是京城大侄子的意思,看来大师安排的伏笔已经生效了。”

    道衍道:“前日京城密报。虽然我等朝中之暗线说上话,令今上罢免了黄、齐,但对于殿下而言,不过令朝廷承认了靖难的借口而已。

    今上灭燕之心不死,开春之后仍有大仗,殿下切勿掉以轻心。”

    朱棣哈哈笑道:“大师放心,一天不容二日,孤不会傻到因为这封书信就罢兵。想我那表哥英雄一世。却生出这样一个窝囊废。真是令人惋惜。

    来而不往非礼也,大师你照信里地意思回他一个吧。”

    道衍颔首应下。三角眼一翻道:“殿下,现在朝廷方面无论军事还是舆论都处于下风,已经不足为惧。

    真正要提防的是辽东那位,沙河之后,他果真找了个临阵脱逃的借口斩了杨文,现在辽东已是他的天下。”

    一提起朱植,朱棣气就不打一处来,脸色立刻阴沉下来,道:“哼,沙河之战,孤不慎中其奸计,此仇不报,誓不为人。大师,可有妙计为本王除掉老十五。”

    道衍道:“辽王羽翼已成,非一朝一夕之功可除。不过老衲有两计可以限制辽东对殿下地威胁。

    其一,目前辽东处在高丽、北山女真以及大宁和北平四面包围之中,殿下一方面可继续敦促李成桂往鸭绿江边增兵,另一方面派出一彪精骑从大宁方向进扰,同时派人与北山女真沟通,给他们粮食、布匹、食盐和兵器装备。

    帮助其壮大力量南下骚扰辽东边境。如此四战之地,虽不能让辽王疲于奔命,也可让他四边设防削弱其在关宁一线的兵力。”

    朱棣点头道:“哼,北平是四战之地,其实他辽东何尝不是?大师此计甚好,孤立刻着手进行。还有一计呢?”

    道衍道:“老衲听说,新年刚过,辽王就对旗下兵马进行军事改制。要知道兵制从来是社稷大事,藩王权力再大也不敢该兵制。

    但辽王发军饷,设勋章,分明是修改祖制了。可见其野心不小。所以殿下可着人带去一封书信,劝说辽王与殿下休兵止戈,他日靖难成功,可将天下与之平分。”

    朱棣道:“嘿嘿,老和尚,你这招似乎不太好,孤与老十五势成水火,他必不会就范。

    而且孤感觉他此时正如渔翁,欲见本王与朝廷斗个你死我活,他好从中渔利,如何肯与本王善罢甘休。”

    道衍微微一笑道:“殿下只见其一,其二嘛,这也是离间之计。殿下派人与辽王沟通,无论他是否答应,朝廷方面都会对其见疑。

    上个月,朝廷就怕晋王、代王向殿下输诚,已经将两位王爷召回京城。如今辽王杀了杨文,已经犯了朝廷的忌讳,只要再在二者之中做间,难保朝廷不会发出旨意召辽王回京。

    到时,无论辽王是否封诏,都可让朝辽之间闹得不可开交。从中渔利的必是殿下。”

    朱棣听道衍这么一分析,才转忧为喜:“你个老和尚啊,肚子里哪来这么多妙计?”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