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谁主沉浮 第三十七章 边塞鏖战(5) (第3/3页)
,但他也绝对不会想到,仅仅三轮齐射已经达到这个效果。
一名传令兵在山坡上挥舞黄色令旗,两翼的两个步兵卫开始向前三百步,进至离城只有三百步距离,这里已经在城头强弩范围之内。
重炮的打击,让城头的赵彝如热锅上地蚂蚁,他一面命令手下,搬来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堆积在城门口,另一方面命令甬道上的弓箭手走上城头来开始射击,组织辽东军前进。
弓箭射向三百步外的步兵方阵,射到之时已是强弩之末,士兵举起盾牌基本不会受到伤害。
见到燕军还击,小马王冷笑着传下命令:“嘿嘿,就怕你不上来,传令,臼炮准备。”
传令兵挥舞红旗,中央方阵变幻阵型,另一批短小的炮用支架竖立起来,这就是臼炮。据说也是辽王殿下与焦子龙合计出来的新式武器,铜管炮身,造价低廉。
根据射距加火药发射,炮弹主要是开花弹。这种炮是曲射的,射程一千步,今日第一次用在战场上,是攻击城头最好的武器。
第一发射向城头地炮弹太近,没到城墙就爆炸了,炮长把距离又加了二十步打了一发,这次炮弹打在外墙上爆炸,接着又加了二十五步距离,结果正好打在城头上。
测距兵报出读数,臼炮开火了。
臼炮地轰击远远超出赵彝已知的战争知识之上,第一轮炮火覆盖在城头时,他正在指挥部下调整城头防守,等待对手攻城,毫无防备地他被一枚炮弹的弹片击中腹部。
硝烟弥漫在山海关的城头,赵彝躺在城楼之中,肠子已经流了出来,他到这个时候也不能相信,辽东军可以使出这样的攻击手段,但为什么之前几天他们不进攻?
赵彝颤抖着问:“敌军攻城了吗?”
手下的副将回答:“没有,只是不停地打炮。”
赵彝道:“大家散了吧,城门一被轰塌,山海关就守不住了。”
副将亲兵全都痛苦流涕:“将军,我们保护你撤退。”
赵彝摇摇头道:“我不行了,会拖累你们。记着,一定要把今日之战每一个细节报告殿下,这仗已经不是昔日的打法了,一定要让殿下知道。快走!”
突然一名传令兵冲入门楼,大喊:“将军,不,不好了,南门,西门外同时出现兵马。打着辽东的旗号。
”赵彝一口鲜血喷了出来,这是什么人马?难道有一双翅膀飞过了关城?
当第六轮炮火打击过后,摇摇欲坠的山海关城门终于在一声惊天动地的轰鸣中坍塌了。城内城外都发出了呼叫,城内的是一种绝望的叫声,城外则是一片欢呼。
两个步兵方阵踏着鼓点突到城下,后面的臼炮为了不误伤友军,停止了轰击,城上的弓箭手早已被炸得七零八落,根本没有抵抗。
左边广宁后卫方阵突然发出一阵鼓噪,阵型开始散乱,有人向倒塌的城门冲去,接着,整个方阵如沸腾了一般冲入城门。
旁边东宁卫的百户总旗们,勉力维持着受到广宁后卫影响的士兵保持队形,直到广宁后卫全部冲入城门,他们才分成两列纵队向城门冲去。
赵彝的死直接导致了山海关守军的崩溃,乱兵们如盲头苍蝇一样在关城之内四处乱窜,四个城门全被辽东军堵住,只有一批五百人的骑兵打开南门做困兽之斗。
谁知道迎头撞在枪口上,南门外军队的火铳消灭了大部分突围的骑兵,只有少数几骑拼死杀出。
当小马王进城的时候,山海关已经成了沸腾的海洋,辽东军如撵耗子一般绞杀着城中的燕军败兵,一些败兵点起了城中的房屋,城内到处火光闪耀。
小马王命令各部约束部下保护平民财产,不许杀俘。
可是这样的命令在一座沸腾的城市里哪里还有作用,部分辽东军,特别是广宁后卫的兵马砍杀能抓到的所有燕军俘虏,而且还冲入平民家里抢劫财物,奸淫妇女。
太阳西沉,山海关的战火逐渐平息,总共七千燕军或死或俘被歼灭城中,永平卫指挥使赵彝的尸首在城楼中找到。这是一场漂亮的歼灭战,辽东军伤亡不过百人。
小马王一算帐,只觉得不对,不是有一万五千人吗?怎么这一仗只消灭了这点人马?还有朱能呢?怎么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