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十一章 仁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十一章 仁政 (第3/3页)

“军师吗?”

    身为博学者,竹中半兵卫当然读过三请茅庐的故事,听见主君说到这里,就算是心静如水的智者,也不由感动。

    “承主君器重,臣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我方准备设四个体系,第一就是军事系统,这由各领主和我共同掌管,第二就是内政,先由你来担任,不过你身体不好,实在不能将精力消耗在这些去病抽丝,千头万绪的事情上,等过一阵再由他人分担吧,第三就是军师这一块了,先生是第一军师,以后请先生专门培养一些人才,分配到各军中担任建言,也算是小军师,对军中作战大有好处——先生可算是任命沉重啊,第四就是阿国的宗教系统了,这你不必插手。”

    其实,当时竹中半兵卫才二十二岁,被黑川庆德一口一个先生,心中激荡,张口想说什么,但是却什么也没有说,只是仅仅说了一句:“臣下惶恐。”

    黑川庆德微微一笑,说道:“只是万事开始很重要,成功的开端就是胜利的一半,目前是我任命你来重建这尾张、美浓二国政事,特地邀你来谈,就是来说说这个内政之要在什么地方。”

    “请主公指点。”

    “第一,就是治安,我新主尾张和美浓之地,相必有许多人不服,不过这没有什么,真正的异心者,我自有山田组来处置,一般的平民或者流匪,就是你的管辖范围了,你必须迅速的清理干净,不可让此心蔓延。”

    “是,臣知道了。”

    “民间赋税比例,一向是四成,这个比例已经算是善政了,但是我藩不同,平均只收取二成半,但是善与不善之间,只有通过比较才可以获得,否则就算只收一成,也有人不满足——这个差别,这个比较,这个典型,在飞弹和越中都有制度,你可以照办,如果有什么差错之处,可向我禀告,我自会决断。”

    “是!”对于这点,竹中半兵卫实在心服口服,的确,假如大家都只收一成赋税,虽然在当时,对比以前四成赋税,是人人感激,但是只怕没有十年,以前的记忆忘记,就又会忘记了黑川家的恩典了,并且产生不满,但是如果有差别,并且只有忠诚于黑川家者获得优待,那自然会产生长久的恩典,甚至形成忠诚于黑川家的思想和阶层。

    这就是阳谋了,比起一些推衣送食的小术,真是不可同日而言。

    “商业流通,只设几道关卡,除了洋枪、武器等特殊商品外,其他的只收十分之一的赋税,一旦交了赋税,就不要加以干涉,当然,粮食的问题,还是要控制的。”黑川庆德说着:“不过,盐、油等物,关系到民生,因此由藩内主持,不要求赚钱,只需有二成利润就可,这样就可以减少领民负担。”

    “诸藩之内,关卡无不十之二十,甚至有三十之事,主君此策,只怕天下六十六国商人,都要来我藩交易了。”竹中半兵卫听他说完,深深一礼,正容说:“盐油之赋,更有几倍之利,殿下只取二成利润,真是自古未有之善政,如此,不用几年,民间安富,重治今日得见明主,敢不效死?”

    他的话,慷慨激昂,显然出自心扉。

    黑川庆德笑了:“我们君臣一场,不用这样拘谨,要善始善终,成就大事,就必须彼此推心置腹,直言不讳。”

    想了想,又向竹中半兵卫说道:“农忙过后,那些人忙着也是忙着,可以由藩内出钱出米,修建水利和道路,这样就有利灌溉,又有利商人来往,那些人也可以获得一些工钱,以补贴家用。”

    “是!只是这样的话,藩内用钱是不是太多了一点?”

    “至少一年内是亏损吧,但是这些投入是必须的,而且山中的金矿还没有枯竭,这几年正好支持,再说,规模大了,自然收入就增加了,我方和明国的贸易还没有完全中断,以金银换铜钱,还是很好的生意。”

    “臣谨受命。”

    竹中半兵卫深深施礼,今天的谈话,使他知道,黑川庆德虽然残酷好杀,但是又有其恢弘大度的一面,也许,天下人,非如此不以成大事。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